慈善书画家沙正鑫视频专访

作者:子墨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3日 点击数:

慈善书画家沙正鑫

  通过对中国画艺术的了解,才能对中国画全面认识。但中国画艺术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叙说。先要谈一谈感觉是什么,找到共同的语言谈论,传统艺术是一块大的蛋糕。充满生命旋律的艺术。自古以来用他们特殊的语言符号,表达艺术生命,特有的艺术生命,表现出特有的旋律。

    中国画画家用自己的学识、素养在宣纸上表达自己的生命,他们真诚地献身艺术,看成毕生最重要的事业,也绝不掩饰绘画的功利,做平淡耕耘。如近代50年的艺术家中有蒲华、黄宾虹、潘天寿、顾坤伯等一代艺术家。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敏感,对传统绘画的爱恋,是对生活的真诚缔造和信念。那就是他们充满生命的旋律线条文化。

    当现代艺术呼啸而来,对传统审美习惯的审视,传统又变得清晰起来。三千多年来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它是那么超乎寻常的单纯。简单的点、线、面的形成,为绘画最主要的构成元素。人们发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都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会惊奇发现西方文化中也具备中国文化特点,如凡高、马蒂斯、康定斯基等把线条推倒了绘画本身一部分的位置,线条成为了一种有生命意味的形式。中西绘画对线条本身是抽象的审美视点,有着共性文化。所以中国绘画线条艺术组合,不是单一的语言文化。它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虚实、空凌的处理具有抽象倾向。宋代大家巨然、范宽、马远的山水画就不难发现抽象意味。但给人的感受仍是一种生命的刺激,而不是被绘画形式、苍凉的人格精神掩盖了线条、笔墨的抽象意味。传统绘画发展是心灵和自然结合,尤其清代到近代众多大家对绘画语言的表达。如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等,大家对传统书画线条有着独具的韵律和体现。让笔墨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可用八字来概括“似曾有法、似俗无尘”的独特绘画境界。

    中国画是绘画语言,是很讲究诗情画意的,绘画是一种符号的表现,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是哲学审美观念,像空山鸟语境界,而后者在寻找一种天籁之音。古人讲“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把绘画的神与韵提升到精神追求。石涛在他的话语中言道:“夫画者,从于心也”,以简明语言传达画者的心声。画者讲究的就是气韵、神、品体现绘画的风格。

中国画讲的是用笔、用墨、用水,如宋有四家,元有四家,到了清山水画中有四家,在用笔墨上将松、秀、润、圆讲究是干、湿、深、淡、轻重、快慢的变化。用笔讲究转折、虚灵、含蓄、从笔墨技巧上,笔墨美本身是中国画最具有生命潜力的象征。笔墨有着它不可替代的艺术性和特有的艺术魅力。古人赋予笔墨骨气、气韵、风神以及宁静、超远、空灵等内涵。

    时代在变化,生活空间在扩展,对艺术欣赏,心灵世界的充实,对大千世界的挖掘和认识,了解过去的历史,才能对今天中国画艺术欣赏打好基础,也就是对艺术、对自然、以及对于艺术一处恒常的理念。正是在于的艺术欣赏特色,对国粹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黄宾虹先生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绘画艺术,最能突出而丰富的构成因素。对绘画欣赏就是对生活的品值及乐趣。绘画就是人品的体现,修养的了解。此地人品的“品”是什么?品就是思想,是我们对绘画的欣赏品位提高。这里“品”的认识就是对绘画的思想人品修养的了解。所有“品”是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高低之别,通过这些了解就能对如今新浙派中国画的发展没有什么疑问了。

    新浙派是人们关注的艺术,是活跃在杭城为中心的浙江画坛上的画家艺术,有三代人的努力为代表,使得浙派中国画的发展今天。对浙江三代画家的艺术探索耕耘是分不开的。当前有这么多爱家乡的人为浙派绘画事业做贡献,有理由说新浙派艺术发展前景越来越宏大。

    说到这里就得对新浙派画家概念中一文去分析,才能谈到新浙派中国画的欣赏,谈到哲学就得了解人文文化,以黄宾虹、潘天寿、陆俨少、李震坚、方增先、卢坤峰、吴山明、童中寿、刘国辉、何水法、陈向迅、林海钟、何加林、张捷、张伟平等代表,给新浙派诞生非常重要的,从50年代来浙派画派的推陈出新,其成就的展现,给世人带来有目共睹的感觉。

    他们对传统已不再是“文人”画家的那种“怀旧”与“玩”的心态,亦不是笔墨中做“观念”的“实验”与“延伸”,而是将其置于现代语境下来的审视,切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有效地整合,融合,在传统元素与现代意味中寻找到最自然的融合方式,将创作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学术性”的中国画新语典。

    如果真正做到了解和欣赏,就好如山无云不灵,山无石不奇,山无树不秀,山无水不语之感。去感受优良的传统艺术,为发展之动力。传统绘画是处理构图透视的多种多样的方法,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这种透视与构图处理上独特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是中国传统绘画上高度艺术性的风格特征之一。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表现方式,中国绘画,不论人物、山水、花鸟等等,均特别注重于表现对象的神情气韵。我们都知道,人们生长在宇宙之间,所生存的环境中一山一水一树一不一序一舍一花一草一虫一鸟,都跟我们有着难解难分的神韵关系。这就是人文精神文化,谈到精神文化,即就是人类精神之营养品。如音乐为养身、美味养口、绘画养目、茗茶养心。绘画的欣赏就是给我精神的食粮,精神之品,为人所共享之乐。

    古人云:“学出用以养心愈疾,君子乐之”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胸中郁,故书家以无疾而寿“人们以书画自娱自乐,不仅可清除胸中块垒,解闷除愁,还可以怯病愈病”,因为书画联系可以集中精神,净化思维,心平气和,放松全身的筋骨,是一种良好的健身运动。如能持久练习,可以减少烦恼,起到养心愈疾作用。可以陶冶性情,静心养气,延年益寿之感。人在联系中挥笔泼墨时,要凝神静虑,端已正容,秉笔思升,临池志逸。对身心健康养颜长帮有益之处。

    新浙派文化艺术发生着巨变,是杭城古韵文化的养育,给绘画艺术增加了营养及内涵,对新浙派的人文了解,艺术品的欣赏。通过对绘画的了解,及特殊符号认识和欣赏,能给你带来对艺术的享受,从而激发对地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对国粹文化艺术发展做出贡献。

    不管中国画情感多丰富多激烈,想象多么奇妙,如果搞不懂中国画的奥秘,那么一切都是寓言。只有理解和了解中国画的风格、神韵,就能对奇妙的艺术有所突破。

水墨纸本70cmx147cm2008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