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观点评论

中国富人彰显身份的新方式

编审:财经观察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2日 点击数:

中国富人圈正悄然变化着,不再有钱任性的花,而是花对的钱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像“富人”。

中国富人彰显身份的新方式 商业见地网

 当前,中国富人圈正悄然变化着,不再有钱任性的花,而是花对的钱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像“富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中国一些新贵花高价学西方礼仪以彰显身份。

英国文化礼仪公司Seatton总经理James Hebbert表示,“过去中国富人都买名牌来彰显地位,如今他们开始学习知识以凸显不同。”

Hebbert到中国各地教授客户如何正确握手、打领带、用餐具、进行眼神交流并挑选不同场合的着装。“很多人,尤其是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不希望做生意或赴西方度假时丢脸。”

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的肖恩•赖因说:“在中国,初进社交界的年轻女子正形成一个很大的群体。这绝对是个很好的市场,现在有很多‘新贵’。”

根据贝恩最新研究,2010年以来,中国百万富翁人数增加一倍,百万富翁人数或超过百万,并且新富翁年龄越来越小。

据一家独立的顾问公司预测,至2030年,中国将有14000多个年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级富翁。

经济在增长,富人的内心诉求也跟着变化。“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明显。起初,他们会把自己打扮的像珠宝一样‘金光闪闪、生硬夺目’,现在,这些人希望能拥有一种更高明的品味和格调。”

5位中国女士端坐在椅子上,脚旁放着设计师手袋。她们在聚精会神地聆听《尚流Tatler》杂志的一位时尚摄影师传授在公开场合摆姿势的方式。他正在谈论化妆、灯光和颧骨。

房间里贴着Pierre Frey壁纸,学员们喝茶时使用的都是柏图出品的精美茶具。她们都手拿笔记本,认真学习镜头前的各种礼仪规范。

这堂名为“如何在镜头前摆出优雅姿势”的课程是瑞雅礼仪学院(Institute Sarita)提供的诸多课程之一。

这所学院是现代版的欧洲女子精修学校,它的诞生迎合了中国新富阶层的需求。这家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学院还提供其他课程,包括如何养育子女、得体的餐桌礼仪和奢侈品品牌的发音。

“我的多数客户都在海外或商务晚宴上有过令人尴尬的经历。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希望能在这些场合更加从容,”瑞雅礼仪学院创始人何佩嵘(Sara-Jane Ho)说。

“主要是学习在国际环境中的行为举止,”何佩嵘说。她本人曾经在瑞士IVP学院(皮埃尔弗别墅学院,Institut Villa Pierrefeu)进修过礼仪。IVP是全世界仅剩的几所正宗的精修学校之一。

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吸引了数百名中国富豪参加自己的课程,5月份还在上海开设了分校。

在中国,礼仪课程的客户包括政府官员、留学生、准备招待贵宾的富豪妻子以及喜欢到国外旅游的人。

“各个阶层都存在巨大需求,”赫伯特说。他的客户最初是希望学会衣着得体的开劳斯莱斯的人,后来扩展到一些渴望了解英式生活方式的中产阶级。“短短几年间,我们的客户群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旅游,他们看到了拥有国际竞争力所蕴含的优势。”

在欧洲,学习如何用刀叉剥桔子或许显得有些多余,但在中国,新富阶层们却准备好了为此支付费用,以便掌握各种可以与自己新的社会地位相匹配的礼仪。

“下次我去米兰的高级餐厅吃饭时,就能自信地告诉我的丈夫,不应该像拿着匕首一样使用餐刀。”一位学员说道,她在上海参加了詹姆斯•赫伯特提供的2小时西餐礼仪课程,但她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

赫伯特的下午课程每次有10名学员,共收费2万元人民币。

瑞雅礼仪学院最热门的是“女主人课程”,收费是10万元人民币。在12天的时间内,学员们将学到包括寒暄方式和酒肉搭配在内的各种技巧。

媒体对一些中国游客在海外旅游时的行为举止展开了批评,甚至连中国国家主席也曾批评过此事。在去年9月访问马尔代夫时,习近平主席就曾建议中国公民到海外旅游时应当文明出行。

2014年有1亿中国人出国旅游,而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媒体头条,其中最为极端的例子包括在埃及文物上刻字、向空乘人员泼洒开水和随地小便。

去年10月,中国国家旅游局针对中国游客在海外的行为举止出台了严格的指导规范。这本64页的手册警告中国游客不要在泳池内小便,不要拿走飞机上的救生衣,不要在马桶座圈上留下脚印。倘若出现违规行为,不仅旅行社有可能受到惩罚,行为粗鲁的旅客也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单。

推挤、插队、大声喧哗和在公共场合挖鼻孔这些如今被很多外国人视作不礼貌的行为,在多数中国人看来已是司空见惯。但随着中国逐步开放,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自己在海外给人留下的印象。

为了不再给外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很多新精英阶层开始到礼仪学校进修。与此同时,他们还把良好的礼仪视作新的身份象征。

“中国人明白,由于他们的祖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也必须了解其他的文化和习俗,以此促进政治和商务关系。”皮埃尔弗别墅学院院长薇薇安•内利(Viviane Neri)在电子邮件中说道。

“以前,富人们都争相购买豪车,”赫伯特说,“现在,他们则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彰显身份。”

哈佛大学社会学家怀特(Martin Whyte)说,中国社会在享受新财富的同时,对贵族礼仪产生兴趣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当代中国缺乏"贵族礼仪传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的新贵阶层,甚至希望自己成为《唐顿庄园》里的老贵族,拥有一名英式管家来装点他们新买的古堡、公馆、别墅和伦敦市区豪宅。英式管家突然变得供不应求,而专门负责培养英式管家的欧洲各大管家学院也因此生意兴隆。

中国有个段子: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拿沙特工资,住英国房子,戴瑞士手表,娶日本老婆,做泰国按摩,开德国汽车,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看奥地利歌剧,请英式管家,雇菲律宾女佣,当中国干部。

早在2000年,为了让中国人用上英式管家,北京有家名叫和乔丽晶的高档公寓选派6人,送到英式管家的最高学府荷兰国际管家学院(TIBA)进行培训,学成归来后,原本计划一人管一家的6名“英式管家”,最后变成一人分管十几个家庭,管家不像管家,更像是“职业经理人”。

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正宗的英式管家在中国容易水土不服,最好的方式还是培养中国管家为中国人服务。盯着中国这块肥肉的荷兰国际管家学院决定自己来中国开分校,如果一切顺利,这家分校将于今年11月份在成都城郊开学首训,为中国培养本土管家。

“中国新贵最不情愿像父辈那样生活,”英国管家协会创办人安东尼•塞登•霍兰说,“他们知道怎么做饭,但他们现在希望由别人来做。”

“雇用全职的专业管家,尤其是雇用欧洲人,这是明显的地位象征。另外,如果你花500万美元或者1000万美元买了一幢房子,那么雇个管家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专注于研究中国富人生活方式的胡润表示。

“我们已无法满足来自中国客户的巨大需求,”培训管家的伦敦贝斯普克公司负责人萨拉•威斯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们看到西方富人有管家就希望自 己也有一个。目前一个在中国工作的英式管家,年收入已经能达到6万英镑(约合60万元人民币)。而同样一个管家在英国,收入则少得多,一年只入账3.5万 英镑。”

但欧洲的英式管家并未蜂拥到中国。一名管家通常要指挥其他所有家政人员,比如花匠、厨师和清洁工,语言是个严重的障碍。

在托马斯看来,最好的法子,还是专注于培养中国管家。安东尼也是这样想的,在英国管家协会培训的2000名中国管家当中,大部分人目前在中国的豪华酒店行业工作。

今天的中国富人就像19世纪的美国人。“他们觉得有必要向世界展示,他们不仅仅只是会贪婪积累财富的暴发户,而是有文化底蕴的文明人。这样的话他们才有可能被看作为豪门尊贵。”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