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艺术头条

两册《永乐大典》国宝回归 成交价6500万

编审:chris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0日 点击数: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510.jpg

拍卖图录中的图片

        明嘉靖年间的两册《永乐大典》当地时间7日在法国巴黎德鲁奥拍卖公司拍卖,最终由一位中国买家以640万欧元拍下,加佣金成交价为812.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近6500万元)。


  这两册中国古籍经历了600多年流离,在流失海外多年后国宝终于“回家”了。1200多倍的溢价震惊市场,让收藏界进一步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瑰宝的价值。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由解缙、姚广孝等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编修完成的旷世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与凡例60卷,分装11095册,共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年间修订的《永乐大典》为正本,嘉靖年间抄写的为副本。但《永乐大典》正本不知去向,亦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副本屡遭厄运。截至目前,《永乐大典》副本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分散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公私藏家手中。
民间所存《永乐大典》数量极少,每有发现必然引起轰动。前段时间江西的“永乐大典”新闻也着实令人大跌眼镜、哭笑不得。 1983年,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永乐大典》,此书最早存放在孙洪林的姑奶奶家。老太太不识字,把书的“天头地脚”裁了下来,书用来夹鞋样,这就是《永乐大典》的两卷(卷3518、卷3519)。后来,孙家将此书通过掖县文化馆捐给了北京图书馆。200711月,全国古籍普查督导组赴华东核查古籍善本时,意外发现加拿大华裔袁葰文女士处有一册《永乐大典》,为卷22722274,模字韵湖字册, 201310月入藏国家图书馆。
《永乐大典》的重要性和珍稀程度自不必多言,下面一起看看新发现这两册的具体情况。
卷二千二百六十八、二千二百六十九(22682269)“模”字韵“湖”字册
卷七千三百九十一、七千三百九十二(73917392)“阳”字韵“丧”字册       
此两册四卷与国家图书馆藏“湖”字、“丧”字册均相连,并且此“湖”字册的出现,使得现在发现的“湖”字卷全部相连(2260-2283),实属难得。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519.jpg

法国拍卖(卷2268-2269)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525.jpg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2264-2265)

“湖”字册现存卷目表

序号

卷序号

韵部

门类

收藏单位

1

2260-2261

六模

越南河内远东学院

2

2262-2263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3

2264-2265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4

2266-2267

六模

越南河内远东学院

5

2268-2269

六模

法国拍卖

6

2270-2271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2272-2274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8

2275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9

2276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10

2277-2278

六模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

2279-2281

六模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12

2282-2283

六模

日本东洋文库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530.jpg

法国拍卖(卷7391-7392)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534.jpg

大英图书馆藏(卷7389-7390)

“丧”字册现存卷目表

序号

卷序号

韵部

门类

收藏单位

1

7378-7379

十八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2

7385-7386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3

7387-7388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4

7389-7390

十八阳

英国大英图书馆

5

7391-7392

十八阳

法国拍卖

6

7393-7394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7

7449-7450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8

7453-7454

十八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9

7455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10

7456-7457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

7458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12

7459-7460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

7461-7462

十八阳

中国国家图书馆

首先,《永乐大典》采用“包背装”,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外用黄绢,封面书签和方签(亦称卷签)的位置、比例是固定的,且为两层。书签先是一层蓝绢,其上为小一号的黄绢,上题“永乐大典”四字,下注卷数。封面右上为方签(亦称卷签)亦是蓝黄两层,上题某韵,次行题隶属该韵的本册次第。观察两册书的具体情况,卷7391-7392的方签不是原签,看细节,颜色材质都不同,但不是今人所粘,这算是书的一点瑕疵。方签旁边破损的粘纸上应该写的便是相关内容。




          

                              

              

方签(卷签)

其次,《永乐大典》开本宏大,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版框高约35.5厘米、宽23.5厘米,四周双边,大红口,红鱼尾,朱丝栏,皆系手绘。手绘这么多版框,如何能保证速度和质量呢?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版框四周等处皆有针眼,当是一叠纸张按尺寸扎眼固定后再手绘。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557.jpg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01.jpg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05.jpg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09.jpg




第三,《永乐大典》全书约3.7亿字,用朱、墨两种颜色写成的。除标题首字用多种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清代称“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抄写过程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有些采用挖补,但技术极高,需透光或看纸背方可鉴别;另有避讳等原因则是用“贴黄”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13.jpg

    第四,《永乐大典》的副叶或护叶,有被裁切的现象。另每册《大典》末均为嘉靖时重录官的署名(衔名),此没有行格,署名共占六行。现存《大典》本最后署名(除后来补录的以外)均有被裁切的痕迹。据乾隆年间内府档案所载,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而此过程中乾隆命人将“余纸”裁切以赐诸臣,翁方纲作《永乐大典余纸歌并序》有详述。又根据内府档案记载,部分被裁切的“余纸”用作重新抄造,现摘录数条如下:

       乾隆四十年十月十三日(记事录)载:“十三日,库掌五德、福庆来说,太监胡世杰送到画金龙黄笺四十张,随样燬造高丽纸四十张,并用旧宣纸做得仿藏经大纸样二张,《永乐大典》旧纸燬造仿藏经纸二张,持进呈览。”

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四日(活计档)载:“初四日,库掌大达色,催长舒兴金江来说,太监鄂里鲁交《永乐大典》双页纸二千零五十三张,单页纸三千三百九十七张,传旨:交杭州织造盛住燬造藏经纸送来。钦此。”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17.jpg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2264-2265)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21.jpg

法国拍卖(卷7391-7392)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24.jpg

大英图书馆藏(卷7389-7390)

微信图片_20200710073628.jpg

法国拍卖

据上述几种现象,如栏线、版框、鱼尾连线之针眼;书笺、方签(卷签)的制式与粘贴;每书卷段前护叶、后叶被剪裁的痕迹;以及文中提到的挖补“贴黄”等,并从是书的字体、纸张、内容、装潢等要素分析,确定为明嘉靖《永乐大典》写本零种,为新出现国內外各馆无藏,这几个现象也是鉴定明内府写绘本的重要方法。又向拍卖公司询问出处,藏家讲这两册《永乐大典》乃家传,他们祖上有一位法国海军,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与一些官员相交颇深,获赠了很多东西,其中便包括这两册《永乐大典》,基本确定来源还是有一定可信度。但此物乃古籍中之白眉,收藏家梦寐以求,经眼手触都深感荣幸,定要争取回国,往大了讲能为古籍保护、古籍回流尽力,功德无量;往小了说也乃人生一大幸事,也称书林一大趣闻。贤者云:“经我眼即我有”,我参与我释然,收藏者应如此。好事成真、回家就好!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