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岭南一宝”红线女:我不平则鸣但从不记仇

[日期:2009年01月01日]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邓琼 [字体: ]

 

红线女

 

 

    本月25日是红线女生日,当晚红线女粤剧作品展演在广州举行。她宝刀未老再开金腔

 

  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接受羊城晚报专访,畅谈七十年艺术生涯。她说,嗓子好秘诀是靠学习博采众长;她说,其实更爱演电影,演粤剧是责任;她说,她脑袋、思想、眼睛、说话,全部是角色的!本报1221的报导,一定让您印象深刻。红线女有着怎样的性格和为人?她对时下的粤剧改革有着怎样的看法?她目前的生活怎么样?今天的报导将为您揭开谜底。

 

  性格:乐观坚强人称奇

 

  “文革”挨打不哭古稀与贼搏斗

 

  羊城晚报:您在舞台上塑造的女性形象,翠莲、王昭君等,很多是外柔内刚、具有一定叛逆精神的。从您的经历、作为看,您也是性格非常坚强的人。记得8年前好像有贼人深夜进入您家爆窃,您竟然还奋起反抗!让我们又感佩又担心。您从哪里来的这股精神气力?

 

  红线女:(笑)那次贼人爆窃说来是很惊险,我的头和眼睛受伤了,到现在脑子可能还受点影响。那是2000年夏天的一个半夜,我也不知小偷什么时候闯了进来,然后喝醒我要我拿出值钱的东西。我很生气,就质问他:“你年纪轻轻,为什么不工作,要来干这种事?”他说:“谁给我工作啊?快拿钱吧!”然后上来推搡我,我就跟他打起来了。

 

  羊城晚报:那时候您忘了自己是位古稀老人吗?为什么会选择反抗?

 

  红线女:我不能给他这样欺负的嘛!他这样打打打,我也就打打打!直到自己从床上滚下晕过去。后来楼下保姆挣脱绳索,跑出去报警,公安最后把贼人抓到。

 

  羊城晚报:难怪香港才子黄沾曾说您是“女版的唐吉诃德”,是他“半生所未见之奇人”!在生活中,您的性格是强势的一面多还是柔弱的一面多?

 

  红线女:呵呵,都有,但还是坚强的一面比较占上风。

 

  羊城晚报:您受过很多磨难,不管是在旧时代学戏、演戏,还是后来“文革”当中受到迫害,您是如何捱过这些苦难的?

 

  红线女:我自信、乐观。我不怕,那些人斗我,我说:“干嘛?你们不应该斗我啊,我又没反毛主席、没反共产党,又那么努力工作。”人家“啪!”一个耳光扇过来,我也不哭,哭干什么啊?那时每次开会都要唱歌,我们不能唱,我就内心唱。所以我特别喜欢狂风暴雨的时候,可以放心大胆吊嗓子。哈哈!还有吆喝鸡群的时候,没有人看见我,我就走台步啊,圆场啊,一边也吊嗓,当作练功。因为我觉得,我还可以演戏的,就抓紧一切机会练习。现在想来,那些苦过去也就过去了,红卫兵也不是故意的,时代造成的错误嘛,有的人到现在还和我有来往,我从不记仇。

 

  说到这里,就要谈到我妈妈了。我母亲是第三房妾室,又只生了三个女儿,所以在家里没地位,她成天说“有仔为妾,冇仔为奴”,受尽压迫。但我妈妈很开朗,这种性格有一些遗传给了我。当时家里还不是太穷,有工人,但不用工人,什么都要她做,一天忙到晚,煮饭、烧水,什么都是她。有时她实在气了,就抱着我去看戏,回来就没事了。

 

  羊城晚报:您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像您母亲,笑对苦难?

 

  红线女:对啊,我妈好好。

 

  为人:讲真话不平则鸣

 

  纸谏小平熄烟炮轰“乱批巴金”

 

  羊城晚报:坊间盛传您曾纸谏邓小平,劝他不要吸烟。

 

  红线女:后来他彻底戒烟我就不知道为了什么,但有一次确实是我建议过。1988年全国人大开大会的时候,很严肃认真的场合嘛,场上写着“请勿吸烟”,但邓小平同志还是吸了。我旁边有个同志也想吸烟,我说:“还是不要了!”结果他望一眼台上,意思是:“小平同志都抽了,我怎么不能抽?”我没办法,他还加多一句:“你叫他(邓小平同志)先不要抽啦!”我一急,叫就叫!马上写了张纸条:“小平同志请你不要吸烟,保重身体!”署了名,请工作人员递上去。

 

  羊城晚报:这样直接让国家领导人不要吸烟,不会有点不好意思吗?

 

  红线女:为什么不好意思啊?我旁边那位同志,以为我肯定不敢,我就让他看看!这个纸条当场被交给主持会议的赵紫阳,他微微一笑,然后转交给邓小平,邓公也哈哈一笑,把正在吸的烟头熄灭了。

 

  羊城晚报:有报导说不久后,当年418日邓小平会见菲律宾总统时,还说了这件事:这次人大会议我违反了一个原则,我习惯地拿起一支烟来,就有一个代表递条子,提出批评,只好接受,没有办法。

 

  红线女:真的吗?

 

  羊城晚报:您有没有觉得,自己在生活中确实有点爱打抱不平?

 

  红线女:不是打抱不平,而是不平则鸣。如果不讲真话,就不是红线女了喔!我假不出,觉得没有什么必要讲假话,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

 

  羊城晚报:前不久不是青年作家韩寒在电视节目上说巴金、冰心等一些老作家文笔太差吗?您专门约了记者谈这个问题。我当时觉得您又不平则鸣了。

 

  红线女:我看了这说法心里很受不了!对老一辈作家,用今天的审美、判断标准对其作品发表过激言论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这些优秀作品对今天起了很大的作用,记载了当时的历史,并把历史进程推到了今天,培养了很多读者。现在时代背景不同了,跟过去考虑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不能拿今天的“炮轰”昨天。我始终觉得,懂得承继过去,才能产生今天的发展,我们这一辈,也是从过去中承继过来,还有心学习当下新的东西,年轻人不是更应该理解这一点吗?

 

  剧改:改革创新应鼓励

 

  粤剧要有生活适时可有吻戏

 

  羊城晚报:近两年粤剧舞台上出现了不少有革新意识的剧目,如《花月影》、《刑场上的婚礼》、《三家巷》等,体现粤剧在不断发展,也确实吸引了一些新的观众。但也有不少议论,如说其中出现了“吻戏”,台词太过直白,唱腔改动很大、不像唱戏倒像唱歌等……对此,您怎么看呢?

 

  红线女:当然不会有问题!粤剧成其为粤剧,最重要的就是有生活,有生活才有人物!如果你说这些都不能接受,那以前我出身的时候唱就唱白话、念白就念中州韵白,更不好接受吧?但我们也是逐渐改变。

 

  羊城晚报:您还是很肯定粤剧改革的嘛,您觉得粤剧应朝什么方向改革?

 

  红线女: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动摇粤剧的根本。怎么改法?亲吻啊什么的,在适当的时候还是可以。你说以前没有这样直接,但是也会抱着,(唱)哐得儿啷当……这样来哭的嘛。

 

  羊城晚报:以前舞台上就有的啊?

 

  红线女:有,经常有。有时候袖子挡一下,有时候都不挡,两个人这样抱着就哭了。我觉得只要感情需要,就应该。比如说周文雍、陈铁君就抱了,也看得出是在亲吻,但稍微含蓄一点看到后脑勺。这个形象还是好看的。

 

  羊城晚报:现在粤剧都加快节奏,因为不能动不动就两三个小时了。但有的戏迷认为这像电视剧,不似粤剧了。

 

  红线女: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也可能会有这样的现象,观众讲的也有道理。但改革过程中,有个问题最重要:水平。演员要有表演基础和文化基础,缺一不可。昨天我还看了一个年轻人演的新戏,我觉得创新应该鼓励,创新第一年不行、第二年不行,第三年总会好一点,慢慢就会成熟了。

 

  现状:每天上班忙得很

 

  遗憾不能演戏还想再拍动画

 

  羊城晚报:记得有一次记者会上,有人问起您现在的生活状态,您回答说“很正常啊,每天早上9点钟去艺术中心上班”,举座哗然!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应该是颐养天年吧,没想到每天这么辛苦工作。

 

  红线女:我每天顶多九点半就来红线女艺术中心上班,研究、开会、学习、看录像、修改剧目,很多事情啊。下午休息一下,理疗、按摩、看医生。不过今天下午不行,要去看戏。我现在不看医生也不行,全身肌肉萎缩,不是瘦啊!哈哈!

 

  羊城晚报:我们看您在舞台上侧立,仪态特别优美。

 

  红线女:哪里啊!我有一条腿肌肉萎缩得很厉害,侧着站是在找支点啊!年纪大了,咸咸甜甜的都不能吃太多,就是青菜豆腐鱼各吃一点,天气冷了,羊肉也喜欢吃。至于保护嗓子嘛,真的没有什么秘诀,(一指手边的水杯)饮开水喽!

 

  羊城晚报:您近几年拍动画片的事让大家很关注,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尝试过。

 

  红线女:是吗?我觉得推广粤剧、让孩子们知道听到原本就是我的工作,但我年纪大了,不能到处上舞台演出,形象不行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演戏,但我很喜欢演戏!想来想去,就决定拍卡通片。我小时候最喜欢看动画片,像卡通电影《雪姑七友》一直记得!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先是画好图像对不上戏剧人物形象,改了几遍;然后是配音,对着动画形象唱,如果感觉不对又要重配。我从没给谁配过音。

 

  我的戏里喜剧不多,欢快的戏又少,而《刁蛮公主戆驸马》正好是,女主角又有性格,就选它来拍。我还想拍啊,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戏,你也替我想想。我还可以配音!

 

  羊城晚报:《搜书院》可不可以呢?情节挺跌宕,人物又很有个性,或许适合拍成动画片?

 

  红线女:好!出年就搞!

 

  红线女妙言

 

  时代背景不同了,跟过去考虑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不能拿今天的“炮轰”昨天。

 

  懂得承继过去,才能产生今天的发展。

 

  粤剧改革要实事求是,不能动摇粤剧的根本。怎么改法?亲吻啊什么的,在适当的时候还是可以的。

 

  创新应该鼓励,创新第一年不行、第二年不行,第三年总会好一点,慢慢就会成熟了。

 

  印象红线女

 

  红线女是“女版的唐吉诃德”,是“半生所未见之奇人”。

 

  ——香港才子黄沾

 

  大师之路

 

  13岁学戏15岁扬名

 

  红线女,1927年生于广州,13岁从舅母何芙莲学戏,初以“小燕红”艺名登台。1942年,参加马师曾剧团在内地演出,改用“红线女”艺名。15岁掌花旦正印,声名渐着。抗战胜利后定居香港,是粤剧舞台上首屈一指的“花旦王”,并曾自组“真善美”剧团,同时参加拍摄多部电影。1955年从香港回广州参加广东省粤剧团。1957年凭《卖荔枝》获世界青年联欢节东方歌曲竞赛金质奖章。其表演以细腻见长,勇于革新,继承前辈唱腔艺术并吸收兄弟剧种和西洋演唱技巧,形成“红腔”。音色清脆秀丽,真假嗓音能巧妙结合,有“龙头凤尾”之誉。代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李香君》、《昭君公主》和现代戏《山乡风云》等。

 

  1998年,广州市政府为表彰红线女对戏曲艺术的卓越贡献而投资建立红线女艺术中心。近些年红线女致力培养粤剧新人。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