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政府整治市场
仍需长效机制
但行业规范不能仅靠个人的自发行动。如何建设长远的、稳定的发展机制?宜兴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分别从生产和流通环节入手,出台了八条禁令整治市场,另一方面,宜兴正在探讨“公司+艺术家”的合作社新模式。这一模式将以村为单位,每个村成立一个合作社,采用分散生产、合作经营的方式,让有个性的制陶艺术家挂靠在合作社名下,这样可以跟踪每个作者的每件作品,从而打击仿冒的赝品。
此次危机由紫砂煲波及到紫砂壶,有一个普遍看法是缺乏国家标准。史俊棠认为,2008年修订的《紫砂陶器国家标准》(GB/T 10816-2008)中指出,紫砂陶器与其他陶器的区别是: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制成、不上釉、透气性,因此,符合上述三点的陶器就是紫砂,但这却引发了人们对紫砂壶的普遍曲解———紫砂壶究竟要含多少紫砂?史俊棠表示,这是一个伪命题。“紫砂壶就是天然的紫砂做的,只有紫砂泥品质的优劣、产品的质量好坏、手工精良度的区别,没有紫砂含量这一说法。”他指出,如果一个紫砂壶用的泥料是其他原料,就不是紫砂壶。现在问题在于,宜兴紫砂壶是一个人文概念,离开了壶,紫砂泥没有任何价值,“怎么给宜兴一个地方的一个产品单独制定国标呢?”这是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紫砂门”事件中,最让宜兴尴尬的是,只要一涉及到“紫砂”两个字的负面报道,都让人联想到宜兴。但实际上,紫砂壶的价值首先是来自其文化底蕴、制造工艺,最后才是材料价值。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平认为,宜兴可以借鉴景德镇的发展模式:景德镇制作瓷器的高岭土早已经开采完毕,现在所用的原料来自全国各地。他认为,与宜兴紫砂矿结构相同的矿藏,在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地均有发现,藏量丰富,宜兴可以扩大原料来源范围,而保留自己的核心工艺,即使在原料上出现问题,也不会伤筋动骨。
但史俊棠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说,目前他还没有发现其他地方的紫砂矿能造出可与宜兴紫砂壶媲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