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荪(1912.2.8—)
原名孔繁衍、曾用笔名还有鲁孙、叶之秋等。祖籍上海,生于山东济南。1928年进入哈尔滨五道街邮局充当拣信生,从此在邮政部门工作至1949年4月。业余从事文学创作。1928年组织蓓蕾社,在哈尔滨《国际协报》主编《蓓蕾》文艺周刊,在东北地区产生较大影响。1932年9月调往上海;1935年初又西迁武汉,曾主编《大光报》的文学副刊《紫线》。1937年9月与冯乃超、锡金共同创办《战斗》旬刊,任主编。1938年3月曾任《抗战文艺》编委。同年,武汉沦陷前夕去重庆。1940年主编《文学月报》,1942年被迫停刊。其间曾一度接编《文艺阵地》,并为文林出版社(即生活书店)编辑文学丛书,名为“文学集丛”,开首第一集为郭沫若的剧本《屈原》。
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抵南京,任邮汇印刷厂厂长。在解放前夕曾组织工人护厂,并承印解放上海时应用的布告;解放后工厂立即投入生产。
南京解放后任市文联副主席。1954年调上海任华东作家协会及上海分会秘书长。1962年为上海市文联秘书长。1978年5月调北京参加恢复全国文联的工作,并任《文艺报》主编。1979年当选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后任常务书记。1981年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任筹委会主任委员。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名誉馆长。
作品有小说、剧本、散文、杂文,但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工作,已结集问世的有 《寂寞》、《火花集》、《文学散论》等。抗日战争时期在关于文学创作是否与抗战“无关”及如何看待并利用民族形式进行文艺创作等问题上发表的见解,曾引起瞩目,至今仍受到重视。
[著作书目]
野火集(杂文集)1936,一般。
台儿庄(剧本)与楼适夷,锡金合著,1938,读书
文艺漫笔(评论集)1942,读书
小雨点(杂文集)1942,集美
最后的旗帜(杂文集)1943,当今
寂寞(短篇小说集)1944,美学
战斗需要力量(杂文集)1955,新文艺
喜剧世界(杂文集)1950,作家
保卫社会主义文学(评论集)1958,上海文艺
决裂集(杂文集)1959,作家
文学散论(评论集)1959,上海文艺
火花集(散文、杂文合集)1962,上海文艺
罗荪近作(评论集)1980,四川人民
罗荪文学评论选 1983,湖南人民
罗荪文学论集 1984,上海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