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外](1933.11.4—)
原名郑文韬,河北宁河人,生于北平。父亲是军人,自幼随家庭各处奔走。在北平崇德中学读书时开始写诗,1949年编过油印本诗集《草鞋与筏子》。
随家人到台湾后就学于新竹中学。1951年开始在台湾报刊发表诗作,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纪弦夸奖他是“青年诗人中出类拔萃的一个”。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多年在基隆码头任职。1968年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来在爱荷华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
他的诗,表现手法是现代的。但也注意汲取我国旧诗词之美。早期诗作构思新颖,形象生动。50年代中期以后有些诗隐悔难读。1965年后封笔多年。1971年后所发表诗作,重又接近早期风格。1985年出版诗集《雪的可能》,受新作近60首,大多细腻动人。
[著作书目]
梦上土(诗集)1955,台北现代诗社
衣钵(诗集)1966,台·商务
窗外的女奴(诗集)1967,台北十月出版社
郑愁予诗选集 1974,志文
郑愁予诗集 1951—1968 1979,洪范
雪的可能(诗集)1985,洪范
莳节时节(诗集)1985,香港三联
刺绣的歌谣(诗集)1987,联合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