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系残存的绢画。解放前由日本大谷光瑞的“大谷探险队”在阿斯塔那墓中发掘盗走。应是屏风画残片。根据同期出土的记载文字,应作于704年左右。此残片上的人物为舞伎像。舞伎面颊丰腴,额描花钿,神态端庄,穿花团窠锦袖翻领胡服。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及妇女服装的流行时尚。此图与《舞乐图》,代表了初唐末期至盛唐初期仕女画的最高水平。
阅读内容
背景:
胡服美人图
![]() ![]() 此系残存的绢画。解放前由日本大谷光瑞的“大谷探险队”在阿斯塔那墓中发掘盗走。应是屏风画残片。根据同期出土的记载文字,应作于704年左右。此残片上的人物为舞伎像。舞伎面颊丰腴,额描花钿,神态端庄,穿花团窠锦袖翻领胡服。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标准及妇女服装的流行时尚。此图与《舞乐图》,代表了初唐末期至盛唐初期仕女画的最高水平。 |
内容查询
相关热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