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外接闪光灯

[日期:2008年04月27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一般来说,想对闪灯摄影作比较多样的变化或是闪灯出力(也就是闪光灯的亮度)较大的应用时,单单使用相机内建的闪灯会有很多限制,所以对于想在闪灯摄影上作进阶使用的摄影初学者来说,我们会建议购买一支功能比较强的外接式闪灯来搭配使用。

 

    外接闪光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用于不同厂商相机的通用型号,另一种是特定相机专用型号。内置于数码相机中的闪光灯由于是直接把强光照射到拍摄对象上,因此有时会产生难看的阴影。这时候最好使用外置闪光灯。最近,可使用外置闪光灯的数码相机也越来越多。如果是可使用外置闪光灯的机型,不用的话就太可惜了。

 

    这里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闪灯应用的相关名词解释。

 

    首先来看GN值。在闪灯的规格表中,这个数字代表了该闪灯的功率,GN值(Guide Number,闪灯指数)指的是闪灯出力的程度,当GN值越大,代表闪灯的出力越强,也就是发射出来的闪光能力越强。关于GN值的计算方式为: 

    GN=F(光圈) x m(单位为公尺,代表与被拍摄物的距离)

 

    在这个公式中,是以ISO 100为标准的拍摄环境。举例来说,当一个闪灯的GN值有40时,当我们使用F4的光圈拍摄,闪灯的有效距离可以达到10公尺内的范围。

 


    接着来看一下闪灯在摄影时,所使用的几种不同操作模式。目前一般市售的外接闪灯操作模式有:M模式、A模式、TTL模式,高阶一点的闪灯还会有FP模式,以下就让我们对这些模式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模式:

    全手动模式,使用者必须依照拍摄时所使用的光圈跟距离,来调整闪灯的出力。M模式的优点是出力一致,只要调整好数值,每一张拍摄的闪灯出力都会是固定的光量,缺点是需要事先调整,在临场的应变上,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在作计算调整的工作。

 


A模式:

 

    自动模式,先使用闪灯上的感光器对环境作测光,然后配合相机的光圈设定做出力。A模式的运作原理跟M模式相仿,只是调整出力跟测光的工作变成由闪光灯来执行,拍摄者只要调整需要的工作光圈就可以了。

 


TTL模式: 

    TTL模式会依据相机设定的曝光组合测光,在快门刚按下开始发光,然后再依据相机的TTL曝光计算光量直到曝光充足为止。一般来说,只要相机的测光系统够准确,利用TTL模式可以得到比较合适的曝光。

 


    TTL的缺点是反差过大或是在全黑或是全白的拍摄环境时,如果没有适当的作曝光补偿,就会拍出过亮或是过暗的照片出来。

FP模式:

    高速闪光同步(FP High-Speed Sync),在这个模式中,闪灯所搭配的快门速度不再受到相机闪光同步快门速度的限制,有FP功能的闪灯可以利用频闪的方式跟相机的最高快门达到同步。不过在使用FP模式时,会因为闪光灯连续的频闪而降低了出力。

 

    另外,我们要提一下「照射角」这个名词。照射角指的是配合镜头的使用,闪光灯本身所能涵盖照射角度范围,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的闪灯照射角度一般从24mm ~ 85mm,大约涵盖了我们摄影时常用的广角端一直到中长焦距。

    高阶的闪灯在灯头还会附有一片「扩散片」,将它拉下后,闪灯的照射角可以拉大至16mm,这个焦段已经涵盖到超广角的范围了。要记得的是,当使用APS尺寸的DSLR时,要先将镜头焦距乘上1.5或者1.6,再来对应闪光灯的照射角。

 


    上面几个名词是看闪灯规格表时,应该先要熟悉认识的内容,以后我们会接着谈一谈闪灯的基本操作运用。


    下面是使用外接式闪光灯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经过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商务型数码相机测试发现,大部分数码相机只支持本品牌的闪光灯,而使用其它品牌的闪光灯可能会出现不同步现象,因此建议用户选择与数码相机相同品牌的闪光灯。 

  2、部分数码相机虽然能配其它品牌的闪光灯,但使用时有一定的要求。在测试中发现,多触点式闪光灯只支持本品牌的数码相机。而单触点式闪光灯在一些数码相机上使用效果却很理想,特别是一些国产的带有自动闪光功能的闪光灯,在部分数码相机上使用效果很好,曝光也十分准确,画面质量相当出色。

 

  3、当使用外接式多触点闪光灯时,大部分数码相机需要在菜单上设置为外接式闪光灯,此时内置式闪光灯就会被关闭,直接启动外接式闪光灯。否则,仍然是内置式闪光灯工作。目前,有些新型的数码相机能自动切换成外接式闪光灯,但数量很少。

  4、在选购数码相机时,需要外接闪光灯的用户应当场安装一个闪光灯进行试拍,然后通过数码相机的彩色液晶显示屏观察照片,最好放大查看,看看闪光灯是否同步,是否能正确配合数码相机的曝光。

 

影的主体即光与影,用光的好坏对一幅作品的成败很关键。目前主流数码相机更多地朝着高像素发展,各种专业的功能也在逐步加入中,但目前各数码相机厂商在用光的考虑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多数民用级数码相机并没有配备外接闪光灯接口,而内置的闪光灯基本上是鸡肋,其闪光灯指数小,没有太多的闪光灯功能设置,一般只有发光、不发光、消除红眼等,使用闪光所得照片往往是前景过曝,而背景仍旧是黑黑的一片,有时还会带上难看的影子。所以,很多摄友在夜间或室内光线不足的拍摄中宁可照片虚掉一点,也不愿意使用数码相机自带的闪光灯。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好的照片,我们必需为拍摄对象补光,在没有可以借用的光源时,闪光灯就成了便携易用的最好选择。直射打光是用闪光灯补光的一大忌,有经验的拍摄者一般会把闪光灯打到浅色的表面,如墙壁、天花板上,利用其反射闪光为拍摄对象补光,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是散射光,用在人像拍摄中,散射光效果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人的体感、质感和空间感。 

    为了更好地使用闪光灯补光,我们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有外置闪光灯热靴或PC接口的数码相机,一定要为其配置外接闪光灯;二是没有外置闪光灯接口的,尽可能使用同步器和专为数码相机设计的闪光灯,以求得到好的补光效果。

 

     一般闪灯的作用是用来补足现场光线的不足,所以我们在拍摄时,能让使用闪灯拍出来的照片尽量接近自然光。

    但是闪灯的光线是属于直射式的,加上跟被摄体的距离通常都不会太远,不像一般的自然光有许多比较柔和的反射光,所以这个光线通常都会比自然光来的锐利很多。 


闪灯的直射光,通常比较锐利、而且死板

    使用闪灯拍摄出来的照片大多比较生硬,尤其是闪灯的运用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人像摄影上,从上图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人物脸上的线条变得比锐利,肤色的柔软度也没有自然光来的好,为了改善这样的缺点,我们可以另外再购买「柔光罩」加在闪灯的照射灯部,让光线透过柔光罩特殊的材质后变得比较散射,这时拍出来的光线就不会那么的生硬。

 


加上柔光罩之后,可以稍微改善锐利死板的程度

 


    柔光罩大部分都是由一般的周边厂商所生产贩售,根据每一种闪灯的尺寸、还有柔光罩的材质、设计形式有各种不同的搭配产品,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以及不同柔光罩的特性来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刚刚我们提到闪光灯的照射是直射的,拍摄时,被摄物的照射光直接来自相机跟闪光灯的方向,这个光线通常是水平的,不像一般的自然光来自我们的上方,所以即使加上了柔光罩,被摄物的阴影还是不像一般自然情况下的模样,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跳灯」的方式,来进行闪灯摄影。

 


    一般的外接闪灯只要有一定的功能水准,都会具有调整灯头方向的能力,在拍摄时,只要现场的天花板不要太高(大约不要超过三米),颜色属于浅色系,我们就可以将灯头指向拍摄体正上方的天花板,然后进行拍摄。利用闪光灯照向天花板再反射扩散至被摄体上,这时就可以营造出更柔和、而且是从上方照射的光线,这样的拍摄方法,就是上面所说的「跳灯」。



跳灯拍出来的光线,比较接近自然光、也比较柔和

    同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将「跳灯」作不同的变化,配合拍摄的环境,将闪灯灯头调整到我们所需要反射的地方,这样在作闪灯摄影时,拍出来的东西就不会那么死板。使用跳灯最大的限制是拍摄环境需要一个浅色系的反射区(深色物体的反射能力有限),还有经过反射后、闪灯的功率也会跟着缩减,所以反射区距离灯头跟被摄体也不可以离得太远。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单反的解释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