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位摄影家,教人学习构图的方法是:发现题材后,先拍——张,然后再走近些观察,看看可不可以再精简些。如果可能的话,再拍一张。再走近一些,看看是否还可以再缩小些取景范围。如此一步步走近,便往往可以拍到最精练的画面,而且可以训练自己的取景构图能力。
当然,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一步步后退来考虑构图。前者是使画面精简.后者则是使画面更丰富,有更多的现场气氛。当一步步后退时,画面容纳的影像便越来越多,场面也更大。
至于什么时候该采用哪种方法,那就要看题材的性质、现场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意图而定了。事实上,这两种取景方法是并行不悖的。在很多情形之下,我们取景构图时,不妨走前去拍几张,再退后一些拍几张,等印出照片后,再排起来互相比较,选择最满意的一幅放大。这种做法。对于初学者会有莫大稗益,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构图技巧。
这正如摄影家史蒂夫•巴维斯特所说,人们往往花上大笔的钱去购买摄影器材,以求拍得更好的照片。然而,有时却会惊奇地发现,有一种最有用的“器材”,可以改善构图的最佳工具就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自己的双脚。他说:
“一些摄影爱好者对于什么是焦点、光圈和速度了如指掌,但是拍出的照片却是构图松散,主体过小。改掉这种最常见的毛病,就要向前迈两步,靠近被摄体,注意构图紧凑,突出细节。事实是,突出细节永远比包容一切更有趣味。拍摄一枝独放的花或一棵树,胜于拍摄一幅全景风光;拍摄一幅面部和双肩的肖像,胜于拍摄全身;而拍摄一幅抽象的特写,比拍摄放在一起的一堆日常用品,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巴维斯特还指出:“只向前迈步而不退步是不行的。有时,物体本身就具有漂 斥亮的线条,因而不必追求突出的主体。此时,你要后退几步。把它们都纳入画面,拍出的照片就能引人入胜。也就是说,被摄体周围的细节,有时可以衬托主体,使构图充实严谨。"
有人买了变焦镜头,自以为可以解决迈步之劳,而实际上,用70mm镜头在2米处拍摄的照片,与用200mm镜头在6米处拍摄同样的影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结果完全不一样。因为照片的透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焦距决定的。
巴维斯特认为:“调动双脚是最实用的办法,它可以使镜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人们往往抱怨50mm标准镜头不够用,但是只要简单地朝前迈几步或朝后退几步,这种镜头就会有较大的用场。使用广角镜头也是如此,向前迈几步靠近被摄体拍摄,和向后退几步远离被摄体拍摄,结果也有不同。靠近拍摄,前景突出而显眼,后退则背景变小,从而能得到强烈的透视效果。
此外,左右移动,上下移动,或是环绕着被摄体走走,都会发现整个构图会有明显的改变,从而找到最理想的拍摄角度和视点。 每个人对周围世界都有自己的特殊视角,大多数的摄影家往往会满足于这一视角,不再想寻找其他角度。英国摄影家R,科认为,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可以在任何特定位置上对好角度拍出最佳效果。他本人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仍然保持竖直画幅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拍摄高度,比如微微屈膝或蹲下拍摄,就可以使照片得到改进。在拍摄远景或建筑物时,这种办法能够把原来看不见的景物也拍进去,从而改进了前景。在另一种场合,采取低角度拍摄,可以使画面上端的绿叶茂盛的树枝不那么突出,从而使主体显得比较清楚。
“当拍摄儿童和动物时,蹲着或跪着的姿势也是很有用的。站直身子把相机朝下俯拍,往往会产生不自然的透视。蹲下身子拍摄,使自己与主体处于同一水平上,好像眼睛对着眼睛那样,就要好得多。 “有很多时候,当我们从地面仰拍楼房,树木或其他高的物体时,效果也很好。 仰拍应当是这样的:要有意识地仰拍,使形象整齐,构图均衡。通常可以用标准镜 头或广角镜头来拍摄这种画面,这种技术对予特长或特短焦距的镜头尤其适用。此 外,有时候拍摄人物,特别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人物’,以及正在从事某种工作的人 物,采取低角度仰拍的办法,常常会得到更为动人的效果。”
摄影家伍德科克也认为:“一幅照片,如从视线的高度进行拍摄,它的平静 感甚至会更为明显。不过,这样拍摄出来的画面有点呆板。当你遇到一个对称式 构图的画面时,采取高角度或低角度拍摄,使画面活跃起来,效果往往会更好。这 样拍摄,能使影像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因而能吸引观众的兴趣。 “低拍摄点的效果往往更为动人。从接近地面的位置向上拍摄,能把物体的高 度、力量和对比强调出来,因此,它是挽救呆板的构图或类似题材的好办法。用竖 幅画面,效果将更加明显。从高处向下看物体,观者是处于有利地位,使物体显得 力量有限。过去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也懂得这一点,所以,他从来不让他的照 片从高处拍摄。高拍摄点还能产生宁静的效果,能突出画面上的图案,而削弱对 比。无论是采取高拍摄点或低拍摄点,照相机与垂直平面所成的倾斜度愈大,产生 出来的效果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