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既说要针对高光显影而又说要用正常的显影时间和温度? 要把每一胶片显影到特定的效果,在早年来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他们那个时候大多数的摄影者都使用散页胶片,他们往往是一张一张地来显影,他们要看着底片慢慢显出来,达到了适当的密度。他们在暗室中自己显影,看着这个过程。现在我们大多数摄影者都是用卷片来拍摄和冲洗,从12张到36张一卷。显影的时候是成卷的来显影,你要想把每一张的显影程度控制起来是不实际的。
这种对单幅的底片逐幅的显影给予准确的显影仍会遇到的,现在在摄影室里用照相机拍摄散页片的那些摄影家们仍很注意每幅的精确显影。
还有你有的时候会碰到这种情况,就是要你在光线极不利的条件下去拍摄。例如:拍摄一个反差极强的海滨风景,如果你必须针对暗影曝光的话,那你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你的高光部曝光过度了、极其过度了。如果你拍的整卷的底片都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需要用一定程度的显影不足来补偿。
现在你可能要考虑到,如果继续不断地长时间的显影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是这样你就会把所有的受到光照射的那些卤化银颗粒全都转变成金属银,如果达到了这样一点,那么你在显影中你就达到了格玛无限大,格玛你知道是作为标志反差的一个名词,是衡量反差的一个数字,无限大呢?在这里就是最大的意思,那么格玛无限大呢,就是代表达到了能够达到的最大的反差的一个数字,如果过了这一点之后再继续显影的话就会怎么样呢?这个时候凡是被光照射过的卤化银都已经转变成了金属银了。
继续显影超过了格玛无限大还继续显影的话,就会使还没有受光照射的卤化银颗粒也转变成黑的金属银了,就会在你的底片上出现很多的灰色影调,这就叫做灰雾(FOG)如果再继续显影,灰雾就不仅是灰而是变成黑了,以至于在你底片上影像就看不出来了,只看到一片均匀的黑。
占满全幅的大照片就是彼得·B·卡普兰拍摄的一个墨西哥的印地安老妇人肖像,这张照片需要准确的曝光和显影,才能使它有全面的、各级影调出现,从最暗的、黑暗的深影以至于到很白的高光,例如:她的下唇,那个特别闪亮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