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芝,一九三五年生。河北蓟县人。擅国画。任教于北京画院。

作者:张仁芝 来源:中国画家网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29日 点击数:

一九三五年生。河北蓟县人。擅国画

1张仁芝张仁芝935年10月7日生,祖籍天津,生于热河兴隆。擅国画北京画院。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1965年在北京中国画院进修班结业。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协理事,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曾任画院山水创作室主任。作品《峨眉山谷》获北京市1980年美术创作甲级奖第一名;《屹立千秋》入选区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被廉政为优秀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峨眉清音》获1985年“祖国环境美”美术作品一等奖;《似梦非梦》入选1986年“世界和平年”美术作品展览。《爱晚亭》、《温泉胜境》、《峡江征帆》、《岁月.涛声》、《山野人家》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及在《中国画》、《人民日报》等发表,或被中国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澳大利亚新南危尔士艺术博物馆收藏。也工书法。1988年先后在天津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出版《张仁芝画集》。1987年其艺术事迹被载入英国伦敦出版的《世界名人录》。

画家艺术特色

张仁芝国画写景写意写情

张仁芝是画坛受人注目的一位画家。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注意,不是靠宣传和吹捧“包装”,而是靠他的创作成果。他通过勤奋的劳动和默默的探索,使自己的作品不断完善,使自己的个性风格不断强化,从而在艺术界逐步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尊重。

张仁芝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走的是以中为主适当融合西画经验的道路,主要是研究传统、深入观察、研究自然和不断地做创新的尝试。他研究传统,通过观摩、写临体会其精神与技法;他通过不倦地写生,观察和研究自然。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稿。有些写生本身就是创作。他的画风不断在变,反映了他不满足于自己、希冀有所突破的愿望。他的功底深,即写实造型能力强,传统修养好,生活体验丰富,所以他的创作路子很宽。他的画有的偏重于写实,有的偏重于写意,有的有较强表现与抽象的意味。他主要画山水,时而涉足花鸟,荷花画得尤其精彩。西画写实的痕迹在他的作品中还明显地保留着,但他努力把它们纳入中国写意画的审美规范之中。因此,他的创作愈来愈具有鲜明的传统特色。读他的画,也明显地看到他在努力加强画面的整体性和简练性,加强笔墨的力度与韵味。他作为成熟的艺术家,愈来愈意识到绘画创作要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要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但绘画创作是有别于生活,有别于客观自然的另一个世界。丹青最难写精神,写出来的这“精神”,仅仅寄寓于客观物象的,还是浅层次的;发自画家内心世界的,才是最充足、最有力量、最感动人的。当然,中国写意画是注重意象创造的艺术,不同于西画的抽象画,画家的思想、感情,他的主观世界不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来加以表现,而是通过“似与不似之间”的自然物象,用水墨媒介、笔墨技巧来加以表达的。写客观物象,写自然景色,与抒发自我的内心感情,表达自我人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张仁芝掌握了中国画创作的这一规律,游刃有余地在中西融合上施展自己的才能。西画的写实造型被他渐渐融入中国水墨的天地之中,成为中国水墨的一部分。可以这样说,张仁芝中西融合的水墨画,整体来说是中国传统的,有些细部和有些因素来自西画,而这些细部和因素又是经过他消化、吸收和改造过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融合,不觉生硬和勉强。这大概是张仁芝不同于一般受过学院写实训练,而后虽走入中国画创作领域,但始终被写实造型束缚,不能深入领会中国写意画奥妙的画家们的一大特点。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画界,人们一提起“创作”,就意味着画大画,画精心制作和繁复构图的画,逐渐地把中国写意传统的“自由书写”丢掉了。“做”画成风,“写”味减弱。我这里说的“做”还不包括那些用“特技”手段制作的画,那些我认为离中国画更远,我这里是指那些为大型展览会评委们青睐和重视的、过分雕琢的大画。中国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绘画,就在于它是通过作者运用笔墨来直接书写的,在书写中去表现出作者的心情、灵性,寄托某种思想和感情。画可以“做”,但必须是在“写”的基础之上“做”,“写”必须为主要手段。那些涂满画面、精心雕琢而忽视了书写的画,貌似有气势,但缺乏趣味,感情不真切,不耐看。张仁芝在“写”与“做”的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他不论写生还是创作,都注重书写。他的画是有情有味有看头和经得起琢磨的。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