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兰亭 >> 品牌故事

老舍胡絜青书画合璧:人民艺术家的人民情怀

作者:子墨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4日 点击数:

老舍胡絜青书画合璧

当我们展开一幅幅老舍、胡絜青的画作和藏画,一股书香、墨色沁人心脾,那尘封已久的画作,刹那间真气弥漫,真情洋溢。赵之谦、翁方纲、何绍基、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陈师曾、傅抱石、林风眠、陈半丁……这些美术史上闪亮的坐标,连同他们的作品和风格,在一代文豪的收藏世界里,形成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文化场。

尤为令人感动、入神、关注的是老舍、胡絜青先生与同时代艺术家的交往,深厚而真挚的文化情怀由内而外,超越了一般收藏家与艺术家的关系,是彼此在精神层面相通后的文化结晶。从画的题材、题句、题画诗,甚至画家作画时非同凡响的艺术表现中都自然流露出来。文化大师与艺术大师水乳般的交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轶事、掌故成为与作品相得益彰的文化财富被后世传颂。这也是本次展览的独特所在。

文人与艺术家,当彼此成为知音,仿佛流水与琴音,互为回萦。与古贤对话如斯,当收藏者在藏品中读得作者的丰富世界,甚至穿越画面,感受作者作画时凝神屏息的专注,藏品便活了,此谓“通神”。与同时代艺术家更是如此,这种对话可以是生活,可以是艺术,可以是生活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的互为渗透。老舍先生评价齐白石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美术大师,认为他的创新和突破有着世界影响。而白石老人则在画上题词“老舍命予依句作画”、“应友人老舍命”,足以见得彼此欣赏。当然,这种欣赏不只是寒暄,在一封2012年于北京画院档案中发现的老舍信件中披露,老舍曾为所求《蛙声十里出山泉》注明构图:“蝌蚪四五,随水摇曳,无蛙而蛙声可想矣”。这是文学家的想象,是诗的意境,此时无声则蛙声一片,空灵的美学基调,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由此及彼的形与声的通感……也只有老舍这样的大家可以以文字而设想构图。白石老人不仅深悟此中真意,且以一颗对自然的赤子之心,发挥超凡的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功深百炼的笔墨而神逮跃动着生命律动的蝌蚪和潺潺出谷之山泉。蝌蚪的墨韵和山泉的流线所构成的抽象美,在形式上对应着音符、和着蛙声,妙不可言。两位大师的唱和竟无意中拓展了中国绘画表现的领域,它创造了以形表声会意的可能。这件作品成为白石老人晚年的代表作,是顶峰之作。此次展览中不乏诸如此类珠联璧合的诗画之作,更有大量的作品记录了老舍、胡絜青以及他们的子女与艺术大师之间的交往。如白石老人的《雏鸡出笼图》与长女舒济同庚,正如老舍夫妇所说:“这是生小济那年求来的”。《蟹虾图》是白石老人为答谢胡絜青辅导齐老的大儿子语文课而作的酬礼。

收藏,凝聚着文化的积淀,记录着生命的历程,刻载着每一个难忘的记忆,饱涵着难舍难分的亲情、友情、文化之情。老舍、胡絜青留下的藏品与一般藏家的藏品所不同之处是带着一代文化大师的审美格调,价值判断,鉴赏眼光,也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创造。这是一笔特殊的、珍贵的文化财富!如何享用它、继承它,使之发挥最大的文化价值?舒济、舒乙、舒雨、舒立视家藏之宝为国家财富,并将多幅藏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使之汇入民族文化的宝库而传之后世,这世家风范令人感佩!可以说,老舍、胡絜青的子女们不仅继承了有形的藏品,更传承了他们的精神品格。相由心生,在与舒乙先生品茗谈艺的过程中,我观察到他微妙的神形中的雅士风骨,这是一种超然的力量,这种力量有着磁性,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为他所吸引,且走进他,走进他的世界,倾听他的心声:“把自己最好的作品赠送给要好的朋友,是大艺术家的优良传统,毫无商业利益的考虑,是文人纯洁高尚友谊的纽带,是彼此爱戴和寻找知音的途径,是真情实意的直接表达,是人间情谊的最高象征和最终凝固。”

舒乙先生和他的姐妹们视中国美术馆为要好的朋友,中国美术馆以有这样难得的知音而自豪。我们将在如何收藏、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如何弘扬人民艺术家的精神这个主题上,建立最纯洁的友谊。

毫无疑问,舒乙和他亲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与这批捐赠作品将在中国美术馆发扬光大。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