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观点评论

中国为什么不可怕?

编审:国际问题观察员 来源:国际问题观察员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2日 点击数:

中国为什么不可怕?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如今,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它并不可怕。

近期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均表示要加盟亚投行,这使美国很不痛快。外媒普遍认为,这是21世纪的权力向中国推移的信号。

对于英国加入中国领导的亚投行,美方的恼火态度事出有因: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主导地位出现了不稳。而此次中国通过建立亚投行,来扩大其在其在亚太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获得更大政治影响力,恐怕将动摇美国辛苦建立的地位。

很多评论认为,当前的局面证明了美国压制中国崛起的能力捉襟见肘,中国在赢得围绕亚投行竞赛的同时,也赢得了未来的一些重要权利。

 

事实上,中国肯定不会主动把亚投行的事情变成中美之间的一场赌博。对于“一带一路”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平衡”之说,中国也决不会接茬。以同美国对立的方式谋求“突围”,这有悖中国的传统哲学。

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中国对外投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约为1400亿美元,超过中国利用外资总规模约200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全球资本净输出国行列,乐观者认为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世界投资人”转变。

去年,中国投入欧洲市场的资本达创纪录规模,而荷兰是最吸引中国投资的欧洲国家之一。

多年来,英国一直是中国对欧洲直接投资的首选国,2014年,欧洲吸引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仍为英国,新增投资为51亿美元,意大利紧随其后,排在下面的是荷兰、葡萄牙和德国。

去年全年中国向欧洲直接投资总额为180亿美元,而15年前这一情况大不一样,当时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总额只有9200万美元。

中国对欧洲投资的重点领域为农业、食品业、能源和房地产。去年中国食品巨头中粮集团收购了总部位于鹿特丹的跨国粮商Nidera51%股权,从而使中国企业在荷兰的投资增至创纪录水平。

近年来,中国对欧洲投资除数额不断增大以外,交易笔数也呈爆炸式增长。

过去几年来,许多荷兰企业迎来了中国东家,除大粮商Nidera外,海牙ADO足球俱乐部被合力万盛国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收购,拖车租赁公司TIP被海航集团收购,废料加工业巨头AVR被长江实业买下,大型日化连锁店Kruidvat和Trekpleister也早被收并在屈臣氏集团旗下,英纳法天窗制造商4年前被北京海纳川机动车零件有限公司收购,湘电风能09年收购了荷兰达尔文风电公司。

荷兰家喻户晓的日用品连锁商店Kruivat多年前就被李嘉诚的屈臣氏收购,但是这些年来里面卖的货品一点也没有变,这足以说明荷兰品牌被中国人收购后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疯狂的事。

荷兰贸促会中国商会的董事会成员包德文(Boudewijn Poldermans)表示,有些人声称中国企业收购欧洲企业“是来偷点子的”,但这是个偏见,“这完全是胡说”。

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助理研究员高英丽(Ingrid d’Hooghe)则表示,中国企业希望在西方扎根,他们希望证明自己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虽然企业常常和政府纠缠在一起,但是这种依附关系是双向的,未必是有问题的。中国政府也无疑希望西方对中国有一个好印象。

研究员高英丽表示,中国人除了收购企业之外,还想做其他更多的事情,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已经令中国人感到很厌烦,因为他们感到受抵制。

中荷商务顾问金玛丽安(Marion Tijn-Tham-Sijn)认为,虽然并非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可靠的,但是你不了解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西方人应该试着更多地去了解中国人。“荷兰公司知道欧洲的哪个潜在生意伙伴可靠,但对中国企业却无法判断。现在是时候改变这一状况了。”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就担心如果一旦和中国企业合作,可能会被中国人窃听。

荷兰自民党议员汉•腾•布鲁克(Han ten Broeke)之前曾在议院中提问“负责荷兰很大部分通讯设施建设的华为公司会否从事间谍活动”.

但其在深入了解情况后改口表示:“相互信任是好的,若有效监督则更好。我在议会表示过对华为的担心后,曾经和荷兰皇家KPN电信集团的人聊过。看来没有很多的理由继续地不信任。”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中国人自己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中国人的公关策略通常来说很糟糕。对此,包德文认为,如果中国企业在收购时立即表明收购的意图,就会防止很多的猜测。

有外媒报道说,中国对外投资偏好资源类项目,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掠夺资源。

中国官方媒体央视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起步比较晚,2002年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是27亿美元,2003年是28.5亿美元,2007年是265亿美元,2008年之前基本上都是没有超过300亿美元。

但是到了2008年的时候,中国对外投资就呈现了快速发展。2008年这一年一下子突破了500亿美元,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达到559亿美元。

2008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实际上是跟金融危机有关。2008年之前,西方国家吸引外资的门槛比较高,给中国企业投资的机会不多,中国企业想去投资也没有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的资金链断裂,之前很多中国企业不能涉足的领域开始可以允许中国企业涉足了,就像吉利并购沃尔沃、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斯迈斯特。而这些新增的对外投资更多的是在制造业。

所以,从2008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跨越式发展来看,金融危机给了中国进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机会,而不是中国企业到国外去收购资源的机会,因为危机期间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也降低了。

过去美国从整个经济结构来说是以金融、虚拟经济为主,它现在也注意到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来发展。而中国企业投资恰恰都是投资其实体经济部门,这对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此前在外洽会上发言称,“最近21个月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累计185亿美元,是前11年的总和”,这既说明中国对美国投资有一个快速的增长,从中也看得出投资的领域来——因为资源类的项目在美国很难获得批准。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业是多元化的,差不多囊括了所有的经济部门。比较受欢迎的往往是在基础设施、制造业领域。在行业分类里面来说,名列中国对外投资第一位的领域是商业服务业,矿产资源类的只排第四位。

中国“走出去”企业有1.6万家,其中的资源类企业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已。

那为什么中国对外投资会给世界以偏好资源类的印象呢?中国的一些企业如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规模很大,它的某个并购会给人很深的印象。再加上有媒体炒作,容易给别人造成中国大的国有企业出去收购资源的印象。

国际舆论在关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始终是格外受到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舆论认为国企的背后就是中国政府,这也成了国企在海外并购中“走麦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外对中国的管理体制不太了解,往往误解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后都是政府拿的钱、有政府的倾向在里面,其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政府没有从财政里拿出一分钱给这些企业到境外去投资,更不会告诉企业去买哪个资源。”

国家发改委在审核项目的时候,只是帮企业把握一下对外投资方向符不符合,比如说这个国家在打仗,政府肯定不会建议你去投资。至于这个项目赚与否是由企业自己来决定的。

发改委还要审核投资资金的来源、企业在银行的信誉如何?如果银行没有给企业出具贷款担保函,发改委是不会来批这个项目的。

 

尽管国有企业起初是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中打了头阵,但现在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势头明显是在上升。2011年,民营企业占到对外投资企业的35%左右,2012年比例上升到40%。

中国政府多次提出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民营企业将会是未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这是大势所趋。

另外,外交方面,世界对中国存在着大量误解和曲解。

美国夏威夷大学政治学系黄田园、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政府与国际关系系袁劲东共同撰文称,近年来,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日益增大的认识性鸿沟:一方面,中国外交长期力求打消外部世界的疑虑,使之理解并确信中国的 “和平发展”、“和谐”、“共赢”等政治理念,创造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和平外部环境。

但另一方面,中国却常常被外部世界误解和曲解成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特别是随着别国政策制定者、分析家和媒体日益关注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及增长的军事支出、处理与邻国的领土纠纷时的坚定立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及核心利益的坚决态度、有针对性地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有发生的与美、日的区域性军事对峙等。

中国时常被误读为所谓的言行不一的现有世界秩序的挑战者。毫无疑问,这损害了中国所希望塑造和确立的自身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认识性鸿沟呢?而且,中国外交一方面要使外部世界安心、放心,另一方面也要同时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那么中外认识性的鸿沟是不是难以化解的呢?

不用说,从中国的立场上看,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是对外部侵略或侵蚀的合理回击,然而外界流行的话语却将相关的声索国描述成中国恃强凌弱行为的受害者。

此外,中外对一些相关词汇,比如 “和谐”、“和平解决”等,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毋容置疑,对中国外交政策及其立场,存在着大量误解和曲解。故意颠倒是非,抹黑中国,扭曲其形象的行径也大量存在。

虽然中国暂时也许无法阻止这一趋势,但必须指出的是,中国或许可以更突出,更清晰地阐释其和平发展的大战略和坚定维护主权及领土完整的对外行为之间的是什么样的关系,即应该强调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手段”来实现这个“大战略”的。

 

很显然,一方面,中国渴望和平发展,并且认为和平发展是长期战略目标,致力于为经济发展寻求和平的外部环境;但是另一方面,“树欲静而风不止”,也需要具体的手段去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网站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在于传递信息。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