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艺术头条

“首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学术报告

编审:艺术观察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3日 点击数:

中国艺术家网讯2016年1月1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文化产业从朝阳产业 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转化。“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使文化产业发展将更加肩负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拓展的双重责任。中国的艺术产业园区发生于上世纪末, 在本世纪的十余年里得到蓬勃发展。当下对于艺术产业园区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教授首先致辞并欢迎诸位嘉宾的到来,上午的主题发言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系主任 赵力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围绕园区发展与城市升级等问题主持了下午的圆桌研讨。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宋奇慧,北京市顺义区委 宣传部长霍光峰,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夏煜静,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区文化创新实验区主任丰春秋, 北京市顺义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建国,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雪春女士,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菊梦,北京市顺义区委宣传部平乃超,农工民主党北京市 主委、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中融集团董事长倪召兴,财富地产集团董事长王喆,观唐投资控股有限公 司董事长李保刚,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郑培光,尚8文化集团董事长薛运达,华侨城创意园总 经理刘洪杰,万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始人、北京万荷美术馆馆长张晋,北京T3国际艺术区策划、艺术总监王立新,成都蓝顶艺术区负责人、蓝顶美术馆馆长金 延,台湾Art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黄子龙等受邀嘉宾也纷纷出席论坛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本次论坛以“绿色创新园区,共享开放未来”为会议主题,由上午主题讲演和下午圆桌会议两部分组成。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首先致辞,他说:艺术 产业园区是一种新的城市文化聚落,是联系着艺术创作、创意、生产和文化消费的重要平台。园区,既有物理空间的意义,是一块地、一个空间,同时“园”字是一 个地方的精神文化价值,是人们的文化家园。中央提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艺术产业园 区的建设发展对文艺创作也是重大支持。

范迪安教授提出研究艺术产业园区的三个方向:

第一,艺术生态的源与流,也就是艺术创作的生产和社会文化供给之间如何形成更加有机的联系。在整个生态产业中如何更多地保护、支持艺术创作与创新,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更好的条件,更加注重艺术原创力的价值,是艺术产业园区要特别注重研讨的。

第二,随着艺术产业园区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普及,艺术产业园区如何依托城市发展,根据城市的性格和特征,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进行更多经验的交流,或者提倡更多理念。

第三,如何以艺术为引力,融合最尖端的科技领域,使得文化创意产品的创造设计体现时代的文化语境和科技发展的支持。

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演讲的题目是“世界的798”。他从798艺术区的简介、发展模型、辐射作用以及798的未来四个方面进行了发言。

1996年,隋建国最早租下大厂房做雕塑,但 798艺术区真正的发展是从2002年7月份开始的,当时背景是十六大提出国企改革,798是一个老国企,原来有10个车间,9个亏损。主导798改革的 王彦伶短时间内关闭了五个车间,空出了大量厂房,而且这些都是带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厂房。从2000年底到2001年,一直想把这些厂房租出去换取现金 流,以支持产业的发展,但没有希望。当时在《北京晚报》《新京报》上打广告,都没有人来租用。一个典型的机会是罗伯特在2002年7月提出租用回民食堂。 当时王彦伶就下决心关掉了回民食堂,租给了罗伯特。到2004年,纯艺术类的租户已有73家。2005年以后,出现了井喷式的产业化进程。艺术品价格开始 爆发式增长,国际艺术机构和画廊开始进入798。奥运会结束以后,798开始名动天下。2014年至今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迈入了主动策划,调整发展战略的 阶段。

798艺术区的发展模型为: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设计师-时尚创意品牌发布-创意产品-旅游-城市休闲-餐饮酒店-知名品牌-商业地产,如此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对于798的未来,王彦伶指出:第一,在尊重 商业规律的基础上,能否改变规则,更多地专注艺术、专注产业发展。第二,在国际化的问题上,现在已经开始做出调整,正在做文化使馆区。第三,大国崛起的核 心要着眼于文化交流,着眼于文化普及。通过交流构建了解,通过沟通构建自信,用市场化进行国外文化战略的布局。

招商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林,以“城市升级中的文创产业项目实践”为主题进行演讲。

1979年,招商局独资开发深圳蛇口工业区, 以综合开发的模式将一个边陲渔村发展成为人口25万、年度GDP超过800亿、年上交税率150亿、年人均GDP28.9万元的国际化滨海城区。张林重点 介绍了南海意库、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等蛇口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以及未来的规划与展望。

2014年,招商局投资200亿元,建立了大 型的海上世界城市综合体,把最核心的地块给了文化艺术创新。邀请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祯文彦先生设计蛇口设计博物馆,中心引进了英国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简称V&A),当时英国建立V&A是希望提高中产阶级的审美观,提高设计,这与深圳的现状非常像。

上海红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郑培光以“艺术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管理体系、战略选择”为主题进行演讲。

郑培光认为艺术园区的兴建随着的是城市复兴,传统产业衰落,带动城市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为止,中国的园区发展经历了两代。第一代是以北京的798和上海M50为代表的园区,特征是自然生长。第二代是以上海红坊为代表的规划发展阶段。

艺术园区实现目标的包括三个重要条件。首先是艺术资源,二是财物支持,三是运营能力。 园区不可复制,每个城市都要做不同模式。艺术园区未来的应该是更多元的社区平台、更国际的文化社区、更开阔的商业视野、更丰富的艺术活动、更核心的城市空间。

北京市顺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建国演讲题目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打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

2015年,顺义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 元,在北京市16个区县排名第五位。顺义区有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非常不错,主要是会展服务业、文化贸易业、工业设计、文化旅游。如亚洲最大的文化保税 区—国家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全世唯一一个以会展业为主题的新国展产业园、文化企业雅昌、设计公司比克设计。还有奥林匹克国际水上公园、国际鲜花港等 等。数据显示,2015年,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年收入5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1500余家。

“十三五”期间,顺义区将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艺术产业、艺术园区在顺义的发展,打造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新高地。

农工民主党北京市主任委员、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最近出版了新书《艺术也疯狂》,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国艺术创业园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艺术区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出现 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色:最早的艺术园区是艺术家的自发聚集,世纪之交,艺术区艺术家的自发聚集让位给市场主体,艺术家本应当在网中央。但是市场的主 导并没有按照良好的愿望进行。后来政府介入文化产业,甚至主导着中国的文化产业,但艺术区对现实的张力被弱化了。三个不同阶段,各有利弊。

对于发展艺术产业园区,张新建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必须始终坚持创新导向战略。第二,必须坚持品牌战略。第三,我们必须坚持“走出去”战略。 第四,要坚持产业导向的战略。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的创始教授赵力,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创建2.0版本的艺术创意产业园”。

赵力教授提出艺术创意产业园是国内近二十年以 来的发生的,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调整转型的产物。随着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国家方略,有规划的艺术创意产业园成为主流。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存 在很多现实困境:首先,艺术创意产业园的核心是艺术创意,如何保留和发展文化创意才是园区的根本任务。之后,又随着商业体量的继续发展,旅游人流进一步挤 对文化艺术的在地人员,出现了艺术创意产业园特征的空心化。近年来,规划性的艺术创意产业园不断涌现,这些创意产业园的选择地点一般是在城市的新区,或者 是规划中的副中心区域,硬件标准比较高。但是,在交通环境、文化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滞后的现象。这些与传统的文化区域相隔甚远又缺乏全面的系统性文化支撑的 文化创意产业园存在着很长的发展周期,需要大力维护。所以从现阶段来看,成功的例子不多。

要改变艺术创意产业园的现实困境,应该从内容、系统、生态和价值四个方面着力。

下午,“首届艺术产业园区发展论坛”召开了圆桌会议,第一场的主题是“艺术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升级”,由赵力教授主持。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菊梦介绍了重庆北 部新区文化产业园的三个内容:一是我们跟郑培光合作的把南海意库的模式引进到北部新区,对13万平的低端厂房进行改造。其次是14万平的北部新区产业园讲 打造成为纯粹的艺术家集聚区,建立一些艺术空间和艺术馆。另外一个是民间的元素,一些建筑设计师做了吊脚楼、坡道……有重庆特色的建筑,聚集了一大批的建 筑设计师艺术家

郑培光则提出他在操作时的理念是自然生长和植入。在做艺术区的时候保留历史的烙印,同时将四川美院引入到重庆北部新区文化产业园。

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雪春提到徐州有玉器、 金缕玉衣、汉画像石等两汉文化以及近一百年来出现的强势书画群体现象。艺术园区的资源比较丰厚,但产业发展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如三年前建设了徐州美术 馆,政府交给了报业集团进行管理,但也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推广朝鲜油画就是从利润出发,这种管理模式并不是非常成功。

观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刚提出当下中 国金融和艺术的结合还处在农耕时代。两年前,观唐开始由文化地产到文化产业转型。在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税收,10万块钱买一张画,20万块钱卖掉, 实际上只有2万块钱的收益。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欢迎文化产业的,文化市场的空间是巨大的。

财富地产集团董事长王喆谈到中国大部分的艺术园区是打擦边球的,随时随地可能被拆迁、被征地。基于这种考虑,希望按照房地产的概念做成保证艺术家权益的园区,保证艺术家有产权,有自己的工作室。

中融集团董事长倪召兴是一名知名企业家,也是 收藏家。他谈到自己到洛克菲勒家里去参观博物馆的时候,萌生了收藏的想法。他在长安街沿线,永定河畔的长安1号,将别墅区办成文化产业园区,北京市我批了 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而且国家配套了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他有一个梦想,东有798,西有长安1号,做一个高档的博物馆区域。

在自由讨论环节,嘉宾们探讨园区发展最大的障碍——土地问题,高昂的土地价格使艺术园区的成本非常贵,并谈到人才的缺失,希望学院以市场发展的理念培养专业人才,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贡献就一定是正能量的。

圆桌会议第二场主题为“艺术产业园区发展战略与管理”,主持人为北京798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伶。

尚8文化集团董事长薛运达谈到艺术需要回到初 心,尚8发展到今天已经近十年,虽然没做一家画廊,却做了近1000场活动。尚8每一个园区都是社区最小的小舞台,每个园区都有个小小的美术馆,却能贡献 城市最大的生命力。艺术园区运营应该遵循“天地人”的原则,“天”是政府,要学会顺应和利用政策,“地”是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理、需求、艺术家资源 等问题,“人”则要因人而异,不墨守唯一套路。

艺术区究竟有何作用?原创是创意之源。艺术区 是产业链的源头 应该在这里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蓝顶留住了大量当代艺术家 包括何多苓 周春芽等 甚至是一些北京的艺术家都有工作室在这里。 21世纪人才最重要 因而艺术区聚集了优秀的人才 也就抓住了创新的源头 这就是艺术区的意义所在。

成都蓝顶艺术区负责人、蓝顶美术馆馆长金延提 出艺术区究竟有何作用?原创是创意之源。艺术区是产业链的源头,应该在这里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蓝顶留住了大量当代艺术家,包括何多苓、周春 芽等,甚至是一些北京的艺术家都在这里有工作室。21世纪人才最重要,因而艺术区聚集了优秀的人才,也就抓住了创新的源头,这就是艺术区的意义所在。

深圳华侨城创意园总经理刘洪杰谈到每个城市发 展定位不同,情况不同,所以没有一个唯一的产业模式。关于园区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回答是多元的,这取决于回答方的角度。艺术家希望能够得到自己的创作和展 示空间,设计工作室希望好的推广和合作,而我们考虑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是大众能得到什么。华侨城希望为行业做些事情,为市民带来生活上的改变和提升,这就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变化。

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黄子龙说我是怀着理想来做艺术区的。艺术家需要园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去生存和创作,百姓需要艺术区,去提升文化品味和生活品质。广东当代艺术中心成立时间不久,但是通过系列活动和展览,正努力推动这些方面的前行。

台湾art 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说:今天的讨论归根结底围绕着文化艺术园区的核心精神,这也与艺术授权密不可分。艺术授权不仅是衍生品概念,也是一种授权 的理念。艺术区不仅是消费空间,更是一个城市内涵的展示平台,艺术园区成为了解地域文化精神的窗口。就像迪士尼乐园一样,它打造了一个品牌,从而延伸出一 种文化精神,进而产生系列的产业产品。文化的核心精神透过授权的方式,接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好的平台也就是艺术区去传播,结合商业的连结,将形成一 个完善的回环。

北京T3国际艺术区策划、艺术总监王立新探讨 不能做二房东,所以新建了现在的T3艺术区,瞄准国内一线艺术家,希望做一个有别于北京其他艺术区的艺术区。园区的定位是为艺术家量身定制,打造杰出艺术 家创作馆的聚集地,这样的场馆既能创作又能住还具有展示功能,所以更贴合艺术家的心意。现有入住艺术家包括谭平、隋建国、王广义、刘庆和等80位艺术家。 其实艺术家不那么关注产权问题 反倒关注安全问题 可以保证创作的安稳和安心最重要 。接下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在招商和定位的时候我们把趣味一致的文化人聚合在一起,从产业布局上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会所、美术馆等。 艺术产业园要有产业链,我们这里入驻的都是艺术名家,他们大多又是搞教育的,所以未来我们希望打造T3国际艺术学校。我们要把园区内的企业当作金矿,共同 谋发展,发展名家衍生品,打造立体产业链。

中央美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做今 天论坛总结发言。余认为文化产业发展从业者、商业界专家、政府官员和艺术园区一线实践者这四类构成了今天的发言嘉宾,也是这四大群体构成了艺术园区生态, 这组合是一个交互平台。希望大家都有收获,央美希望持续推动艺术产业园区推动。央美围绕这个未来搭建园区和政府平台,建立艺术园区论坛理事会,2017年 将举办第二届论坛,还会举办国际性艺术园区论坛。感谢所有参与者,融合更多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