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透视“电视鉴宝"节目背后的玄机:"钱味”太浓

[日期:2008年09月23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刘翔霄 李建平 [字体: ]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组织文物鉴定专家走上街头,为群众义务鉴定古玩真伪。

    短短几年时间内,文物鉴宝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在收视率直线攀升的同时,民间收藏也随之频频升温。业内人士日前受访时指出,“鉴宝”固然有助于百姓理财、丰富其业余生活,但目前此类节目普遍过于偏重物质性,忽视文化价值普及,极易对收藏者形成重重“误导”。

    鉴宝节目“钱味儿”太浓

    盛世搞收藏,人们手里有钱之后收藏文物原本正常。随着我国文物收藏开始出现“倒流”,越来越多的人从国际市场往国内购买文物,一些鉴宝类电视节目由此应运而生。

    据文物部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活跃着十几档收藏类电视节目。留心观察不难发现,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其中一些节目粗制滥造,不仅形式一致、内容雷同,而且不约而同地给最核心的鉴宝环节人为地披上了虚假外衣。

    诸如花钱请来“专家”为文物赚取知名度、信口开河地估价、让现场观众估猜价格、专家现场估价、现场颁发证书(证书标明娱乐之用不作市场流通使用)——凡此种种,已成为很多鉴宝类节目惯熟的“套路”。

    而对于“宝”之由来、“宝”在何处、其历史渊源等来龙去脉,这些节目却是谈之甚少。文物的价钱取代了其内在的艺术性,成为“应该”让百姓知道的头件大事。

    更有甚者,一些节目不惜采取现场暴力毁坏艺术品、请来一些公众人物当“托儿”的做法寻求“创新”——下这么大力气,谈来谈去还是离不开钱——背后作祟的是滚滚而来的广告收入。

    对于目前一些收藏类节目过于娱乐化的倾向,山西省博物院副院长李勇认为,一些鉴宝类电视节目忽略了艺术品内在蕴涵的文化情趣、历史故事和艺术品位,而一直在猜测市场价格上做文章,极易让知识性很强、很高雅的收藏走向低俗化。

    文物专家表示,艺术品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即文物蕴涵的艺术性,经济价值是其次。然而一些电视节目却将其本末倒置,使鉴宝在为百姓所熟知的同时变了味儿。

    对于在电视节目中当场毁坏所谓“赝品”的做法,专家认为,中国自古每个朝代都有赝品产生,从艺术性上来说,某些赝品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一砸了之的做法貌似“坚决”,实则并不可取。

    北京一位鉴宝类节目主持人曾对公众坦言,一个地区的收藏传统、文化特点与其民间藏品资源密切相关。由于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想把节目办好并不容易,如今各个地域鉴宝类节目风云四起,自然难以排除作秀成分。

    只升值,无风险?

    记者接触过身边不少这样的文物收藏者——自从看过鉴宝类节目之后,整天寻思着四处搜罗一些古旧物,不惜花大价钱做投资,总想着哪天也上上电视节目,自己的藏品没准就会一夜间身价倍增。

    收藏品成为“宝物”并非没有可能,然而在这种一夜暴富的非理性投资心理引导下,承受高风险的最终还会是收藏者本人。留心观看目前的鉴宝类电视节目不难发现,节目中多是只说升值不提风险。

    回避风险不仅干扰市场秩序,更为严重的是助长了一些收藏者的投机心理。山西省博物院副院长李勇受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完全权威的鉴定是不存在的。包括青铜器在内的有些文物真假很明显,但书画、陶瓷等文物,分歧是经常存在的。

    这位专家说,个人收藏文物需要引导。国家鼓励收藏,鼓励个人办博物馆,但目前对于文物的来源和渠道没有明确限制,可能助长一些人的盗墓等非法发掘行为。

    收藏品能卖上高价并非轻而易举,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到了拍卖行真正要兑现钞票时,一些在电视鉴宝节目中被拍出天价、获得证书的“上镜宝物”却屡遭碰壁。太原市一家拍卖行负责人受访时表示,他们上拍的艺术品根本不看其是否拥有所谓的“证书”。

    因轻信“权威鉴定”,最终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2006年底,一位收藏者向国家文物局举报,他先后将从游贩手里购买的27件瓷器送到某“权威人士”处进行鉴定,其中14件被后者鉴定为真品,还有3件被鉴定为“极有价值的元青花”,他为此支付了数万元的鉴定费。然而后来,这些被开具证书的瓷器却全部遭到拍卖公司的拒收——公司另请其他多位权威专家鉴定,收藏者被告知“全是赝品”。

    专家提示,艺术品买卖投资也存在巨大的交易风险。包括画作、瓷器、青铜器等在内,文物的价格在某段时期内都是有涨有跌的。在目前收藏鉴宝类电视节目避谈收藏市场低迷的情形下,收藏者更需投资谨慎。

    民间鉴宝严格准入

    浏览互联网可以发现,各种文物鉴定机构名目繁多。为了吸引生源,一些所谓的文物鉴定师培训班甚至号称,通过不到一周时间的集中授课,保证学习者都能获得权威部门颁发的“职业岗位培训证书”。

    在鉴定机构泛滥的同时,鉴定证书也开始“唾手可得”。记者日前走访太原古玩一条街时发现,各家古玩店里摆放着难辨真伪的“古瓷”商品。不少商家主动告知,顾客只要花钱就能开个鉴定证书,以免除收藏时的后顾之忧。

    相应而生的,还有很多不规范的非法鉴定机构。文物部门此前调查发现,现有文物鉴定中介机构中,有些是经过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有些自称经过文物主管部门批准,还有许多不具备相应条件、未经过合法审批的机构也在开展鉴定业务。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鉴定机构中,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有些是“自学成才”的收藏家,也有个别国家和地方文物鉴定委员会成员从事商业性的民间文物鉴定业务。由此造成民间文物鉴定的收费标准、定级标准、鉴定流程差异悬殊,鉴定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引起的民事纠纷并不鲜见。

    记者从文物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国文物鉴定机构和专家资源大多对内不对外,私人收藏者在有鉴定需求时往往无处觅权威。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等机构除了在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特定时间免费向老百姓提供咨询外,尚未建立起公众所熟知的制度。

    山西省文物局一位受访人士表示,鉴宝类节目的火暴,反映出百姓对文物收藏知识的渴求,以及规范的文物收藏咨询服务的匮乏。随着民间收藏队伍的壮大,民营性质的民间文物鉴定机构近年发展迅猛,对满足群众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准入门槛低、又缺乏法律监管,不少民营鉴定机构四处开花。

    据介绍,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证书的法律责任没有明确规定,给一些牟取不法利益的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因此此类民事纠纷往往不了了之。

    业内人士认为,民间文物鉴定活动越来越多地关系到百姓权益,不规范的鉴定市场会给文物的非法流通带来可乘之机,依法建立相应的资质认证准入制度,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普遍模式和发展方向。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