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买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说。当时,刚刚从佳士得公司传出消息,明年2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杰珍藏”专场拍卖会上,将首次出现两位艺术家收藏的鼠首和兔首的身影。
如果说,宋新潮的表态阐明了中国官方的立场,那么,法新社的报道则再现了来自中国民间的声音——按照他们的措辞,拍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流失海外的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引起了中国网民的极大愤怒,90%的人认为中国应该索回这两件文物。
事实上,这不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第一次面临被拍卖的尴尬与危险,但却是它第一次如此广泛地被关注——国宝回家,一条原本应该走得理所当然的道路,却布满了荆棘。
被隐藏的踪迹
“我们尊重拍卖公司的商业规则和艺术品收藏市场的运作机制,但拍卖战争劫掠的文物,于情于理都不能接受。”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副总干事牛宪峰说。眼下,他所在的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宗旨的公益组织正试图阻止鼠首和兔首进入市场拍卖程序。
一个多少有些尴尬的事实出现了,中国海外流失文物追讨者们经常要面临的问题是,不希望流失文物被拍卖,却又不得不等到文物进入拍卖渠道后才能发现它的踪影——迄今为止,除了猪首以外,圆明园兽首的回归之路多与拍卖有关。
在成立的第二年(即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便启动了“国宝工程”。“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当然在国宝工程的名单上,人们熟悉的很多文物,比如敦煌的雕像,也都在名单上。然而,这个名单却永远也列不出来,因为我们始终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有哪些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它们的最终去向如何。”牛宪峰所说的并非国宝工程的“个性问题”。事实上,流失海外的文物几乎都有同样的命运。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被劫掠以及盗掘、盗凿、不正当贸易等非法和不道德的方式,致使大批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间,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有100余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则是另一个数字: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仅以常被人提及的圆明园为例。中国有很多研究圆明园文物的专家,但鼎盛时期的圆明园到底有多少文物、这些文物的类别如何、现归何处,恐怕没人说得清。
“还有很多文物,我们甚至不知道它出境没有、怎么出境的。这就成了一笔说不清楚的账,以至于无法分类追索。”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副司长李耀申说。
在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除了前途未卜的鼠首和兔首,回归中国的已经有5件——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龙首、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铜像则下落不明。
4月11日,从丹麦追索回国的156件文物在北京开箱。这是继1998年追回3000件被走私到英国的文物之后,最大的一次成功追索文物事件。
被炒高的价格
据介绍,捐赠、回购、依法追索是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的最主要途径。捐赠不必多说。至于回购,相关部门官员和文物专家并不主张,用宋新潮的话说,国家文物局反对“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就已打听到鼠首和兔首的下落,但因为当时法国收藏家喊出共计2000万美元的高价而未能成功回购。“他们这样做无异于打劫。”牛宪峰回忆道。也是在那一年,猪首的回购价格是600多万元人民币。更惊人的数字出现在5年后的今天,根据佳士得公司的市场估价,鼠首和兔首的拍卖估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
在圆明园管理处新闻发言人宗天亮看来,近年来,圆明园的文物被市场估价,越来越有一种价格虚高和不断上扬的趋势,“2亿元人民币不是一般机构或个人能够承受起的,并且拍卖文物将淡化文物本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