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队的一份子,他们或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灾难的沉重;或亲历了炮火中的生活,更加懂得战士的奉献;或走过漫漫长征路,更加理解革命的艰辛;或投身过新中国初期热火朝天的建设,更加理解人民的喜悦;或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内忧外患的煎熬、对和平的珍爱和真实的感动,激发出军队美术家巨大的生命与艺术激情。他们不但长于在画面上调动千军万马,也将火热的军旅生活寓于诗情画意之中。正因如此,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高峰之后,多数军队美术家没有止步;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多数军队美术家没有随波逐流。经历了心灵的震荡、情感的冲突和观念的嬗变之后,他们没有将军事题材看作一种束缚,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选择,他们也没有刻意回避主题性创作所具有的宣传性、歌颂性、教化性等因素,更没有将这些因素简单化、放大化、绝对化,而是在对历史、人性、艺术真实的回归中,以军人心中厚重博大的社会责任意识、理想主义信念和英雄情怀,以敏锐的洞察力、冷静的判断力,面对历史与现实。
新世纪,军队美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开始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戏剧性冲突的瞬间情感性场景表现,逐渐演化为个性化视角下超时空的人性关怀,写实现实主义创作趋于多元化。无论是新观念的表达,还是形式意味的探索,军队美术创作都坚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寻战争与和平、生与死、善与恶、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等事关人类生存发展的大命题,把对艺术本体的探索成功糅进主题性美术创作,并始终不忘军人本色,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阳刚气派。
军队美术创作队伍的壮大与成熟来自于美术家的努力,更归功于党中央和军委的重视以及部队组织得力、工作有效的军事作风。据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副局长李翔介绍,全军每年定期召开全军美术工作会议、理论研讨会议,安排每年的美术工作,分析探讨部队美术创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创作中的薄弱环节,他们每年还邀请军队内外的美术界专家学者开办创作班、研究班,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每一届全国美展之前,集中全军美术创作骨干进行封闭式创作,并邀请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点评。此外,部队专业美术创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不少于3个月的体验生活式写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