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的双年展像极一座座可以移动的游乐园,可以急就于一片沙漠上,但当甚嚣尘上的游戏结束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沙漠。你可以用“驳杂”来形容如今国内众多的双年展品牌,它们的共同点我认为并不在于借助于艺术的手段来探讨社会发展中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并尝试解决的可能性,相反却是浓烈的伪当代气息。
当我们观看一个大的双年展,进入到双年展的场域时,成千上万的作品琳琅满目,几乎任何有价值的思考都已经陷入到一个大的景观中。社会学家、批评家,乃至艺术家,随着双年展规模和数量的越来越扩大,正逐渐进入一种疲惫的懈怠状态和知识生产的瓶颈。似乎很多策展人也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再回到小的和更灵活性的艺术空间和更加具体的一些题目,跟艺术家来讨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和继续一些思想的生产,这正是众多外围展涌现的原因。
由美术馆主办的双年展,在展览背后,其实还附加了自身的营销在其中。而展览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双年展结束后最终统计的参观人数,正在慢慢变成官方评价双年展的硬性指标,所以,双年展对于策展人的压力,不仅是建立梳理展览主题,其实也肩负了很多程度上的推广功能。业界的共识,几乎都会认同每家双年展的头两届质量往往更高,越到后期,双年展被业内人士关注的反而越来越少。
或许,从不同的着眼点看待双年展,会得出截然相反的标准,从好的一面看待,双年展正在成为一种公共教育和公共娱乐的项目,就像世博会一样,观看的人数众多;从坏的一面去看,却发现双年展对真正的艺术创作而言,是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