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实力派书画家张汉英,是山东已故书法家张立朝先生长子。其父张立朝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已闻名泉城乃至全国。能工各种书体,尤以楷书和行草最为精擅。他的楷书深得颜劲柳骨三昧,笔力雄健老辣,结体宽绰庄重, 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品格。汉英从五六岁时就天天习书练字,先偏旁部首,后"永字八法",临帖摹碑,广涉博取,渐渐掌握了书法艺术"骨、肉、神、韵、气、情"诸要诀。颜柳兼取,欧赵并蓄,从字形间架和笔锋起落中,仔细探求和体味大家书境。
汉英深悟书画同源精义。虽为名人之后却不以此自居,他不仅善书而且精绘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山东艺术学校,此前师从著名书画家黑伯龙、岳祥书两位先生,由于他们和其父是挚友同道,故汉英不时受到亲炙点拨,从而渐悟书画道法旨义。中国传统美术教育几乎都是经过师徒相授又转益多师而后才自出机杼,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一大特征。而汉英的求学环境可谓得天独厚,既能有机会在艺校接受正规的科班训练,又得以转益多师的师承教育,再加上他参加工作后在济南美术工厂、济南市文化局、济南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天天都处于艺术氛围之中,而且特别喜欢虚谷的画,被虚谷那种"因画知人,因画知世"的深邃内涵所触动。清"四僧",元"四家",都是汉英先生所钟情者,尤好倪云林,大量临摹其精品力作,并为那种鄙薄功名、志趣高洁的中国文人品格所震撼。正是因为汉英能够多年保持引而不发的态势,取长于百家再造于己心,厚积而薄发,师古而出新,所以在花鸟、山水、人物、工笔、写意、泼墨诸方面均颇显功力。他把勾、染、泼恰到好处地运用在尺幅之间,写意花鸟有情有景,泼墨荷花率真洒脱,从构图、用笔到题款,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由他的老师、山东省政协副主席、书画评论家朱铭举荐,张汉英书画展得以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隆重举行。人们被其花鸟画作品的布局新颖、笔法洗练、用笔大胆、情趣天然所吸引驻足。山水画《赤壁图》,构图更为奇特,整个画面由壁立千仞与一叶扁舟构成一个"人"字形,水墨恣肆淋漓,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之豪情,直把苏东坡等人夜游赤壁情境尽呈于尺幅,观者无不为之击节叫好。这次展览的参观人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都是他当初所始料未及的,展览之后,他的部分展品被山东工艺美院收藏,同时也被聘为山东工艺美院客座教授。
汉英深知艺无止境之真谛,以"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的执著追求精神,窥得艺术之一斑。2007年3月30日,汉英前往天津黾园拜访了著名书画家、"黾学"创始人、原中国书协副主席王学仲先生,见其作品,王先生给出"洒脱,笔墨超脱有灵气"这样的评语,并收其为关门弟子。在传统的拜师仪式上,王学仲观看了汉英出示的部分书画"作业"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搞艺术,从来就没什么固定的模式,心有灵苗各自探,你潜力很大,要走出自己的路数才行。"当他进一步问询书画艺道时,素来主张"欧风汉骨"的王老又嘱咐道:"这条路要走下去,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书法加古典文学啊!"
失晨之鸡,思补更鸣。经过王先生的细心点拨,汉英的心胸和艺术视野豁然开朗--"诗摹岛佛何嫌瘦,书法坡仙不厌肥","书是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如今的"失晨书屋"主人正在潜心研读其师的书画理论,按照其师的"不要学我,而要学我这套办法"的嘱托,师法古典,师法自然,融入追求,融入自我,正在进行着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再造和脱胎换骨。(张含保)
张汉英书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