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观音像
佛教雕塑之一。观音,梵文Avalokitesvara的意译, “观世音”的略称。亦译“光世音”、“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因唐避太宗李世民讳,故略“世”字,称“观音”。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西方三圣”,是我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心、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法华经》载:“观世音意为所观之境,万象流动,隅别不同,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法华经·普门品》说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他就能显现三十三种化身寻声往救。相传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造型特征通常是宝冠上饰坐佛,手持净水瓶或莲花。我国寺院的观音,早期多造男像,唐代以后改塑女像。密教观音形象大致分为:白衣观音;十一面观音,宝冠作十一面相,以河北蓟县辽代独乐寺为代表;千手千眼观音,左右各具二十手,手中各具一眼,意为千手千眼,以河北正定隆兴寺宋代铜铸像、四川大足大悲阁为代表;如意轮观音,一面六臂,持如意宝珠、宝轮;不空羂索观音,一面四臂或三面六臂或十臂,手持羂索,皆见于敦煌唐代壁画;此外还有安西榆林窟唐代壁画中水月观音,大足心神车窟右壁的日月观音,山西平遥双林寺明代泥塑自在观音等。
|
内容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