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的演奏姿势分为立式和坐式。正确的姿势、持埙手形及演奏口是乐曲演奏的重要基础。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
埙的演奏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演奏形象以及艺术水平的充分发挥等。
埙的演奏姿势分为立式和坐式两种:
1、立式,就是指站着演奏的姿势。立势要求演奏者头正、腰直、肩平,两眼平视前方,双手捧埙自然抬起,双臂张开约45度角;身体平稳,两腿直立,两脚跟分开约十五公分,成八字型,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指、腕、肘、臂等身体部位要自然放松。一般用于独奏、重奏和基本训练。
2、坐式,是指坐在凳椅上演奏的姿势。要求演奏者上身与立式相同,座位的高低要适宜,两脚自然分开着地,臀部约占凳椅的三分之二,重心落于臀部着座点。一般用于伴奏、合奏。
持埙时双手手掌自然弯曲,用指肚丰满处按闭音孔(不必过于用力),演奏最高音时,由于埙指孔全部打开,需采用唇部及双手指关节里外相推的方法,巧用一定的力度让埙体保持平稳,使演奏不受影响、顺利进行。
此外,还要注意演奏口形,即演奏时口的形态,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乐器发音的优美、音准的精确、强弱的分明。
埙的演奏口形是由唇肌和面部肌的协同动作而形成的。上下唇肌贴着牙床,微向人中部 位收缩靠拢,使双唇中央部位形成“椭圆形”风门。舌处于自然状态,口腔扩开为含气状态 (这样能增加口腔共鸣,美化埙的音色)。吹奏时,气流的冲击使上下后肌自然得以控制, 这样就形成了正确的演奏口形。
气类吹奏技巧埙的气类吹奏技巧有长音、气震音、唇振音等,其中长音是埙吹奏技巧的基础,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埙的常用技巧汇总起来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长音、气震音、指震音、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空打音、循环换气、双吐循环换气、虚吹音等多种。这些技巧是演奏埙时必须具备的。
在埙的吹奏技巧中,长音是埙气息训练的基础,通过练习长音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养成良好的演奏口形以及平稳、饱满、纯正的发音。故必须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结合力度共同进行,音色必须饱满圆润,响亮平稳无杂音。
气震音又叫“腹震音”,依靠腹部收缩力量引起的气流颤动而产生。气震音有大、小、快、慢之分,在实际演奏中应根据乐曲内容的需要而定。如歌唱性的旋律应采用均匀自如的气震音,激情、悲愤的旋律则采用夸大式的气震音等。气震音可在保证音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要求均匀流畅。
唇震音是用双手带动埙体,使风门与吹孔快速前后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波动音。埙体后移时吹孔变小,音则低;埙体前移时吹孔变大,音则高。这种演奏技巧常在表现神奇、空灵的意境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