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前面已经在以弱胜强一章中简单提到了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柔性权谋。现在我们详细分析一下。
朱元璋从一个农民,最后当上了皇帝,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只是狠辣一途而已。在某种程度上说,他还依靠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
历史记载,朱元璋这小子很有点头脑,有勇亦有谋,常常能在激烈的斗争中来个釜底抽薪之计,让别人在目瞪口呆之中把胜利抢到手。朱元璋之勇,恐怕是其多年流离、饱经苦痛所致——见多了生离死别,尝遍了人情冷暖,心肠当然会坚硬无比,信奉的哲学当然也就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人生观;而朱元璋之谋,出了他自己的天纵聪明之外,还是另有师承的。这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
话说朱元璋攻占了南京,三面环敌,形势极其不利。下一步怎样发展,如何在群雄环伺的情况下问鼎江山,猎到“天下”这只最大的“鹿”,这就需要很高深的谋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出身贫农、最初职业为“和尚”的朱元璋显然是力有不逮的。只有那些饱览史书、深通谋略、明了兴衰成败之规律的精英知识分子,才能为朱元璋做出这种通盘的战略谋划。
朱元璋很幸运,因为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手下大将给他推荐了一个叫朱升的隐士。为了讨得锦囊妙计,朱元璋就前去讨教。
今天,许多电视剧为了渲染情节,都快把朱元璋访朱升描写成了“三顾茅庐”了。说什么朱升先是百般推脱不愿为老朱出谋划策,继而又是言不及意顾左右而言它。事实上,朱升既为当世一大高人,想必早就对朱元璋的出身、性格等人事脉络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付这样一个以杀伐立威、从血泊中起家的雇主,作为咨询师的朱升肯定得考虑一下自己的脑袋。
所以,朱升见到朱元璋之后,二话没说,就给朱元璋出了个主意。
话不多,九个字;但是,这九个字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甚至夸张点说,改变了后世天下的格局。
这九个字前面讲过,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
这几个看似普通的字,其实是大有讲究的。今天,不少书在写到这个情节的时候,都把这三句话排列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在我看来,把这三句话次序颠倒的人,是根本不了解这话深刻含义的。其实,这简单的三句话九个字,暗含着非常重要的谋略,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原理。如果颠倒了次序,就等于混淆了事物的发展阶段,当然是万万不能的。
为了彻底搞清楚土鳖出身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堂堂大元,战胜小公务员出身的徐寿辉和走私商人出身的张士诚,我们很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朱升给他定下的这个逐鹿天下的谋略。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澜起伏、曲折前进的。这句话虽然早就被政治书讲烂了,但是烂话一样有烂话的道理。你看那水,要想一直奔流入海,就势必得曲折而行。遇到巨石,饶过去;遇到山峰,躲着走。等到终究汇成大海了,其势能吞天没地,到那时,任何山峰巨石,在它的怀抱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所以,水的曲折运行,迂回流淌,是成就其幻化为海的必然前提。
人的发展也是如此。要想做成一件事,完成一个艰巨的阶段性的目标,就必须懂得事物迂回发展的道理。你越是要想成功,就越是需要踏实埋头努力;你越是想飞黄腾达,就越是要默默忍受各种磨难甚至摧残。成功的路大都不是直线,而是迂回着且行且上、渐行渐高的。只有“功德分”积够了,你才能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想要一步登天,恐怕是难上加难的。
人生是如此,打天下、坐江山同样如此。你想一下子把天下给打下来,这个愿望很好,非常好,实在好,但是别忘记,事物发展是曲折的,干什么事情都没那么容易,何况是打天下坐龙椅?因此,必须要懂得迂回、懂得克制、懂得忍耐、懂得识势。形势有利的时候,就趁风而上;时机不利的时候,就隐忍待机。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不断避免失败,直到最后东流入海,完成自己如海之伟业。
朱升给朱元璋定的谋略,从总体上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不用整得这么复杂高深。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你朱元璋想打天下吗?very good.真是个乖崽。可乖崽你现在的毛还嫩,还不到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时候。所以,你得先低下头乖乖地当孙子。要当好孙子,就得蜷起身来,加起尾巴,努力修缮自己,保证不被别人打趴下,搞得想当孙子而不可得,最后变成死孙子。
如果这一步成功了,也就是装孙子装到位了,那么,别人就会认为没必要跟你这孙子一般见识的时候,所以你也就能获得基本的安全啦。这个时候,再好好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贩个毒、卖点军火什么的,弄点钱,拉起一帮队伍,把自己的家底进一步做大。
等到你的队伍壮大了,自己能当老大了,但也先别强行当老大,你还得先让那些想当老大的人互相砍杀。等他们杀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之时,你再跑过去,不费吹灰之力,仅仅举手之劳,就能把这些想当老大的都收拾了。把他们都收拾了,那个时候,你不当老大,谁当老大?你不当老大,恐怕人民群众都不答应。
当然,上面的这些傻话,是我们老百姓的自己话。话糙理不糙,说的就是先隐忍待机,徐图发展,因形用势水到渠成的道理。不过,人家朱升是高人,说的都是高来高去的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这么九个字,你自己琢磨去吧。如果跟咱们一样啰啰嗦嗦说这么一大堆,也就显不出“高人”的身份了。
不过,要想听懂朱“高人”的话,显然也非得高智商不可。幸好,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高人。所以,两个高人凑在一起,经过一番高来高去搞来搞去的谈话之后,就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
在军事上,稳固防御,不着急向外扩张,先把自己的军事根据地打牢。这就是“高筑墙”的含义。
在经济上,拼命积蓄兵马粮草,广揽人力物力,把自己的实力做大做强。这就是“广积粮”的含义。
在政治上,韬光隐晦,不称霸不挑头,戒急用忍,待机而行。这就是“缓称王”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缓称王”并不是不称王。之所以缓,是因为事缓则圆。“缓”下来,就能不断创造称王的条件;条件还不具备,非得强行称王,其结果,不仅称不了王,恐怕还得见阎王。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迂回行事的道理。
而且,我们上面还说了,这三句话九个字,具有次序上的不可调换性。这是因为,只有首先在军事上稳固防御,才能获得防守发展自己的空间。不能成功地保护自己,就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等到稳固防御,确保不被“出局”之后,再想方设法抓住机会扩展自己的力量。等到力量也强了,能出头了,还得继续隐忍一段,待到强有力的对手们互相砍剁得差不多了,再伺机而起。
不懂这个谋略的人把“广积粮”放在第一位,这其实是不了解这个谋略实施的道理。没有军事上的防御,单把“广积粮”排在前头,抛开事情的可能性不说,即使能做到“广积粮”,也只是一头养肥了的绵羊,长得越肥,死得越快而已。
我们说,朱升是谋划高手,这诚然不错。但是,朱元璋也是高智商的人物,这一点从他对该谋略严格的落实来看,就足以得到证明。这样,在占领南京之后,朱元璋遇到了朱升这样的高手,并从他那里得到了类似九阴真经一样的“秘笈”,然后就按照这个秘笈练习,不断发展自己,扩张势力,就如同一个大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滚出了一个“大明”天下。
客观地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席卷江山,就得益于他总是能按照这个谋略的基本思路,在形势不具备的时候,耐心积蓄力量;当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就奋然全力一击。
读史,最关键的就是不能瞎说,而是要有事实根据。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这个谋略,是有着很详细的记载的。
在《明史太祖本纪三》中,记载着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和诸臣总结如何打天下的一段话,权当为本段做个注脚。——古文好的朋友可以自己翻译哈。
(太祖)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注意“自全”的含义。)
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
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坟先攻友谅。
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
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施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这些古文,今天读起来有的地方不好理解,人们也没有必要全部搞明白。只需要明白这个道理: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总是在不断谋划形势,策划战略。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决不贸然行动,而是不断等待或主动创造条件;等到条件具备了,才断然出手,把对手彻底解决掉。
从历史上看,朱元璋打天下的关键,最初遇到的问题是先打张士诚还是先打陈友谅的问题。朱元璋谋划很准,判断张士诚器量狭小,没有大志向,而陈友谅志向远大,有政治抱负。所以,打陈而张未必动,因为张是那种愿意抱着老婆孩子做富家翁的人,没什么政治野心;但是,打张则陈必动,因为陈正好可以趁机大捞一笔。反复权衡谋划,朱元璋定下了打陈而麻痹张的谋略。事实证明,这个谋略是很奏效的。
等到朱元璋削平中原各路诸雄,准备剿灭残元余部的时候,同样遇到了一个打谁,怎么打的问题。朱元璋依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审时度势,先把好打的打下来,然后再不断缩小包围圈,慢慢把对方绞死。这个策略,依然是一个迂回渐进的策略。
我们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让大家记住两点:
第一,从宏观上说,要打天下,就必须得向朱元璋一样懂得用谋。如果自己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则一定要找个谋划高手替自己搞点咨询、参谋。打天下如此,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如此。今天人们的职场竞争尤其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也就必须得有谋略高手在背后指点才行。但若没有这种条件,那么,就只好从书本中学点谋略,帮助自己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从微观上说,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力量实际的谋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说的就是要先保证不出局,然后再不断发展自己,等待实际,最后形势具备了,才称王称霸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高筑墙是最重要的,也是头一位的。力量越弱小,就越离不开这个关键环节。朱元璋曾明白地告诉后人:“用兵之道,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战,多胜少败。”(《明太祖实录》卷四十八)这就很明确地强调了防御固本的重要性。今天,当人们进入谋个职业,想要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时候,因为初出茅庐的关系,所以大都是力量弱小,人脉、资本匮乏。当得这个时候,越想在事业上大有作为,就越要先保证从基础做起,从基层做起,从基本业务做起,站稳脚跟,先保证不“出局”。之后,再抓机会,谋发展,求进步。如果贸然表现,还没有弄懂实际情况就仓促出手,就势必会适得其反,反而不能保全自己,因而也就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些道理老一辈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在孩子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断叮咛着说:“走到哪里,都要低调,要夹起尾巴做人。”我们上面说了一大堆,不过是把这话的哲学原理讲得更深刻而已,仅此而已。有些人,已经在社会上去的了不小的成就,也就是说从小流氓混成老流氓了,就往往会得意忘形起来,反而把“高筑墙”的道理忘记了,有时条件不具备就非要“称王”,结果犯了事物发展的大忌,急于求成,忘记了反躬求己的重要,最后也落得一个可怜下场。这种情况在社会上也是常见的。
总而言之,就是以下几句话:在职场上,要讲谋略,重谋略,特别是初入职场,或者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要懂得“渐进则圆”的柔性谋略,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最后才得成功。
朱元璋从一个农民,最后当上了皇帝,其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只是狠辣一途而已。在某种程度上说,他还依靠了自己的智慧和谋略。
历史记载,朱元璋这小子很有点头脑,有勇亦有谋,常常能在激烈的斗争中来个釜底抽薪之计,让别人在目瞪口呆之中把胜利抢到手。朱元璋之勇,恐怕是其多年流离、饱经苦痛所致——见多了生离死别,尝遍了人情冷暖,心肠当然会坚硬无比,信奉的哲学当然也就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人生观;而朱元璋之谋,出了他自己的天纵聪明之外,还是另有师承的。这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
话说朱元璋攻占了南京,三面环敌,形势极其不利。下一步怎样发展,如何在群雄环伺的情况下问鼎江山,猎到“天下”这只最大的“鹿”,这就需要很高深的谋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出身贫农、最初职业为“和尚”的朱元璋显然是力有不逮的。只有那些饱览史书、深通谋略、明了兴衰成败之规律的精英知识分子,才能为朱元璋做出这种通盘的战略谋划。
朱元璋很幸运,因为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手下大将给他推荐了一个叫朱升的隐士。为了讨得锦囊妙计,朱元璋就前去讨教。
今天,许多电视剧为了渲染情节,都快把朱元璋访朱升描写成了“三顾茅庐”了。说什么朱升先是百般推脱不愿为老朱出谋划策,继而又是言不及意顾左右而言它。事实上,朱升既为当世一大高人,想必早就对朱元璋的出身、性格等人事脉络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付这样一个以杀伐立威、从血泊中起家的雇主,作为咨询师的朱升肯定得考虑一下自己的脑袋。
所以,朱升见到朱元璋之后,二话没说,就给朱元璋出了个主意。
话不多,九个字;但是,这九个字改变了朱元璋的一生,改变了中国的发展,甚至夸张点说,改变了后世天下的格局。
这九个字前面讲过,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明史朱升传》
这几个看似普通的字,其实是大有讲究的。今天,不少书在写到这个情节的时候,都把这三句话排列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在我看来,把这三句话次序颠倒的人,是根本不了解这话深刻含义的。其实,这简单的三句话九个字,暗含着非常重要的谋略,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原理。如果颠倒了次序,就等于混淆了事物的发展阶段,当然是万万不能的。
为了彻底搞清楚土鳖出身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堂堂大元,战胜小公务员出身的徐寿辉和走私商人出身的张士诚,我们很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朱升给他定下的这个逐鹿天下的谋略。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澜起伏、曲折前进的。这句话虽然早就被政治书讲烂了,但是烂话一样有烂话的道理。你看那水,要想一直奔流入海,就势必得曲折而行。遇到巨石,饶过去;遇到山峰,躲着走。等到终究汇成大海了,其势能吞天没地,到那时,任何山峰巨石,在它的怀抱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所以,水的曲折运行,迂回流淌,是成就其幻化为海的必然前提。
人的发展也是如此。要想做成一件事,完成一个艰巨的阶段性的目标,就必须懂得事物迂回发展的道理。你越是要想成功,就越是需要踏实埋头努力;你越是想飞黄腾达,就越是要默默忍受各种磨难甚至摧残。成功的路大都不是直线,而是迂回着且行且上、渐行渐高的。只有“功德分”积够了,你才能有实现目标的那一天。想要一步登天,恐怕是难上加难的。
人生是如此,打天下、坐江山同样如此。你想一下子把天下给打下来,这个愿望很好,非常好,实在好,但是别忘记,事物发展是曲折的,干什么事情都没那么容易,何况是打天下坐龙椅?因此,必须要懂得迂回、懂得克制、懂得忍耐、懂得识势。形势有利的时候,就趁风而上;时机不利的时候,就隐忍待机。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不断避免失败,直到最后东流入海,完成自己如海之伟业。
朱升给朱元璋定的谋略,从总体上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不用整得这么复杂高深。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你朱元璋想打天下吗?very good.真是个乖崽。可乖崽你现在的毛还嫩,还不到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时候。所以,你得先低下头乖乖地当孙子。要当好孙子,就得蜷起身来,加起尾巴,努力修缮自己,保证不被别人打趴下,搞得想当孙子而不可得,最后变成死孙子。
如果这一步成功了,也就是装孙子装到位了,那么,别人就会认为没必要跟你这孙子一般见识的时候,所以你也就能获得基本的安全啦。这个时候,再好好地发展自己的力量,贩个毒、卖点军火什么的,弄点钱,拉起一帮队伍,把自己的家底进一步做大。
等到你的队伍壮大了,自己能当老大了,但也先别强行当老大,你还得先让那些想当老大的人互相砍杀。等他们杀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之时,你再跑过去,不费吹灰之力,仅仅举手之劳,就能把这些想当老大的都收拾了。把他们都收拾了,那个时候,你不当老大,谁当老大?你不当老大,恐怕人民群众都不答应。
当然,上面的这些傻话,是我们老百姓的自己话。话糙理不糙,说的就是先隐忍待机,徐图发展,因形用势水到渠成的道理。不过,人家朱升是高人,说的都是高来高去的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这么九个字,你自己琢磨去吧。如果跟咱们一样啰啰嗦嗦说这么一大堆,也就显不出“高人”的身份了。
不过,要想听懂朱“高人”的话,显然也非得高智商不可。幸好,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高人。所以,两个高人凑在一起,经过一番高来高去搞来搞去的谈话之后,就得出了这样一个共识:
在军事上,稳固防御,不着急向外扩张,先把自己的军事根据地打牢。这就是“高筑墙”的含义。
在经济上,拼命积蓄兵马粮草,广揽人力物力,把自己的实力做大做强。这就是“广积粮”的含义。
在政治上,韬光隐晦,不称霸不挑头,戒急用忍,待机而行。这就是“缓称王”的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缓称王”并不是不称王。之所以缓,是因为事缓则圆。“缓”下来,就能不断创造称王的条件;条件还不具备,非得强行称王,其结果,不仅称不了王,恐怕还得见阎王。这个道理,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迂回行事的道理。
而且,我们上面还说了,这三句话九个字,具有次序上的不可调换性。这是因为,只有首先在军事上稳固防御,才能获得防守发展自己的空间。不能成功地保护自己,就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等到稳固防御,确保不被“出局”之后,再想方设法抓住机会扩展自己的力量。等到力量也强了,能出头了,还得继续隐忍一段,待到强有力的对手们互相砍剁得差不多了,再伺机而起。
不懂这个谋略的人把“广积粮”放在第一位,这其实是不了解这个谋略实施的道理。没有军事上的防御,单把“广积粮”排在前头,抛开事情的可能性不说,即使能做到“广积粮”,也只是一头养肥了的绵羊,长得越肥,死得越快而已。
我们说,朱升是谋划高手,这诚然不错。但是,朱元璋也是高智商的人物,这一点从他对该谋略严格的落实来看,就足以得到证明。这样,在占领南京之后,朱元璋遇到了朱升这样的高手,并从他那里得到了类似九阴真经一样的“秘笈”,然后就按照这个秘笈练习,不断发展自己,扩张势力,就如同一个大雪球般,越滚越大,最后滚出了一个“大明”天下。
客观地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席卷江山,就得益于他总是能按照这个谋略的基本思路,在形势不具备的时候,耐心积蓄力量;当条件基本具备的时候,就奋然全力一击。
读史,最关键的就是不能瞎说,而是要有事实根据。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这个谋略,是有着很详细的记载的。
在《明史太祖本纪三》中,记载着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和诸臣总结如何打天下的一段话,权当为本段做个注脚。——古文好的朋友可以自己翻译哈。
(太祖)尝与诸臣论取天下之略,曰:“朕遭时丧乱,初起乡土,本图自全。(注意“自全”的含义。)
及渡江以来,观群雄所为,徒为生民之患,而张士诚、陈友谅尤为巨蠹。
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独无所恃。惟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
初与二寇相持,士诚尤逼近,或谓先击之。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坟先攻友谅。
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
二寇既除。北定中原,所以先山东、次河洛,止潼关之兵不遽取秦、陇者,盖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皆百战之余。未肯遽下。
急之则并力一隅,猝未易定,故出其不意,反施而北。燕都既举,然后西征。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然扩廓犹力抗不屈。向令未下燕都,骤与角力,胜负未可知也”
这些古文,今天读起来有的地方不好理解,人们也没有必要全部搞明白。只需要明白这个道理: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总是在不断谋划形势,策划战略。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决不贸然行动,而是不断等待或主动创造条件;等到条件具备了,才断然出手,把对手彻底解决掉。
从历史上看,朱元璋打天下的关键,最初遇到的问题是先打张士诚还是先打陈友谅的问题。朱元璋谋划很准,判断张士诚器量狭小,没有大志向,而陈友谅志向远大,有政治抱负。所以,打陈而张未必动,因为张是那种愿意抱着老婆孩子做富家翁的人,没什么政治野心;但是,打张则陈必动,因为陈正好可以趁机大捞一笔。反复权衡谋划,朱元璋定下了打陈而麻痹张的谋略。事实证明,这个谋略是很奏效的。
等到朱元璋削平中原各路诸雄,准备剿灭残元余部的时候,同样遇到了一个打谁,怎么打的问题。朱元璋依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审时度势,先把好打的打下来,然后再不断缩小包围圈,慢慢把对方绞死。这个策略,依然是一个迂回渐进的策略。
我们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让大家记住两点:
第一,从宏观上说,要打天下,就必须得向朱元璋一样懂得用谋。如果自己本身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则一定要找个谋划高手替自己搞点咨询、参谋。打天下如此,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如此。今天人们的职场竞争尤其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也就必须得有谋略高手在背后指点才行。但若没有这种条件,那么,就只好从书本中学点谋略,帮助自己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从微观上说,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力量实际的谋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说的就是要先保证不出局,然后再不断发展自己,等待实际,最后形势具备了,才称王称霸的道理。在这个过程中,高筑墙是最重要的,也是头一位的。力量越弱小,就越离不开这个关键环节。朱元璋曾明白地告诉后人:“用兵之道,必先固其本,本固而战,多胜少败。”(《明太祖实录》卷四十八)这就很明确地强调了防御固本的重要性。今天,当人们进入谋个职业,想要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时候,因为初出茅庐的关系,所以大都是力量弱小,人脉、资本匮乏。当得这个时候,越想在事业上大有作为,就越要先保证从基础做起,从基层做起,从基本业务做起,站稳脚跟,先保证不“出局”。之后,再抓机会,谋发展,求进步。如果贸然表现,还没有弄懂实际情况就仓促出手,就势必会适得其反,反而不能保全自己,因而也就丧失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其实,话又说回来,这些道理老一辈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在孩子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他们总是不断叮咛着说:“走到哪里,都要低调,要夹起尾巴做人。”我们上面说了一大堆,不过是把这话的哲学原理讲得更深刻而已,仅此而已。有些人,已经在社会上去的了不小的成就,也就是说从小流氓混成老流氓了,就往往会得意忘形起来,反而把“高筑墙”的道理忘记了,有时条件不具备就非要“称王”,结果犯了事物发展的大忌,急于求成,忘记了反躬求己的重要,最后也落得一个可怜下场。这种情况在社会上也是常见的。
总而言之,就是以下几句话:在职场上,要讲谋略,重谋略,特别是初入职场,或者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的人,一定要懂得“渐进则圆”的柔性谋略,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最后才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