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作文题在大作文之外,考察学生150字“微作文”,另一方面,在微作文中打破了诗歌禁忌,特别注明可写诗歌。
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写作要求中,有不少省市明确规定:“不要写成诗歌”或“诗歌除外”。这给人一种错觉: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解风情、不懂诗歌的国度。
然而相反的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诗歌,最早的诗集是《诗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已经成为俗语。可以说国人个个都有作为诗人的潜质。
然而高考中诗歌却如此不招人待见。对此一些教育人士表示,所谓的“诗歌除外”涉及到评卷标准的问题。有些新诗的写作手法和选取的意象都很特别,阅卷人要在短时间内从总体上把握,难度很大。可能学生写了一首很好的诗歌却会得到很低的分数。就目前的高考体制来看,用诗歌答卷是不太合适的。
然而,笔者以为选择什么样的文体来表达,学生应该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如果不允许用诗歌答卷的话,对诗歌写作有特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合理、不公平,“除诗歌外”是一种莫须有的傲慢和偏见。
并且,所谓评价难或许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主观想法。对诗歌的评价是很容易陷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泥淖之中。不过高考作文允许写诗歌也好,限制也罢。这并不影响考生自己做出选择。
例如,2009年广东、安徽高考试卷作文题,都没有再出现“诗歌除外”这样的字眼。然而绝大部分考生还是老老实实地写自己能够驾驭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连散文、小说都不敢轻易去碰,何况高难度的诗歌了,因为考生对都明白,谁在高考作文上玩花儿,一旦失足,就会名落孙山了。
可见是否写诗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去选择,倘若因阅卷老师能力的欠缺,而彻底“封杀”诗歌作文,显然也有些说不过去了,这其实是因噎废食的懒汉作派。对诗歌开禁虽然麻烦一点、琐碎一点。但对于考生的自由表达和作文创作创新而言意义将更深远。
现在,北京市的高考作文又对“诗歌除外”网开一面,有助于高考作文彻底接受诗歌这种文体。高考作文应该吃下诗歌这颗禁果。在偷吃禁果之前,人类住在伊甸园里,过着无忧无虑无善无恶的生活。然而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前,人是不完整的人,当他们吃了禁果,才有了羞耻,有了善恶之分,才是真正的人。语文教育也是一样,我们都需要一些能够吐露内心的载体,而诗歌显然是最能表达内心情绪的文体。并且,接受了诗歌,高考对语文教学的考察作用才更加有效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