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兰亭 >> 品牌故事

毕加索:为艺术而生,从未停止

作者:子墨 来源:中国画家网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1日 点击数:

毕加索
毕加索

在直布罗陀海峡东北约100公里地方的一个叫做马拉加的古老城市里,马拉加中心的马尔塞德广场上,和往常一样聚集着三三两两的人,在一派悠闲的氛围中,一名医生在人群中显得尤为匆忙,正在觅食的鸽子们吓得“扑腾”一声飞上天空。

医生是着急地赶去接生的,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之后,孩子终于降生,发出了洪亮的哭声。这一天,是1881年10月25日11点15分。婴儿的父亲是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名为唐·若塞·路易斯·柏拉斯哥,当年是31岁;母亲叫多妮亚·玛丽亚·毕加索·瑜·洛佩兹,26岁。这个婴儿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们爱情结晶。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二人为孩子取名为巴柏罗·路易斯·毕加索,孩子随母亲的姓是父亲的主意,他觉得自己的姓在西班牙太普遍了,因此在孩子的姓中又加上了母亲的姓。这便是毕加索,这个响遍世界的名字的由来。

在母亲的辛勤抚育下,毕加索长大成人,母亲是犹太血统的意大利人,生于美丽的热那亚,后随父亲迁至西班牙南部,后便一直居住的安达卢西亚山区,母亲不但为其提供乳汁,也将自己的优点尽数传给了毕加索,比如,其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及永远保持着活力的心态。

而毕加索的父亲则刚好相反,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他是多愁善感的,甚至于有点小神经质。毕加索小的时候就觉得父亲有点奇怪,是个谜一样的人物,长大后逐渐看到父亲严厉目光背后的关心和爱护,于是开始重视父亲,开始崇拜父亲的尊严和才气。如果说,是毕加索的母亲给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其父亲则给了他在艺术上的才气,这种潜移默化的遗传细胞是很珍贵的。

在成为画家后,提到自己的父亲,毕加索说,“每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想到父亲。对我来说,男人就意味着唐·若塞……”父亲高高瘦瘦的,脸上是稀稀拉拉的胡子,马拉加市民都非常这位亲切的美术老师兼画家,并亲切地称呼他为“贝贝”。他除了是素描教师外,还是博物馆馆长,课后经常会去到博物馆监督馆内的陈列和保管等维护工作。已到中年的父亲画技不凡,但却无心要在这一领域出风头争高低,只是默默地工作来养活这一家人。

毕加索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经常会随父亲其博物馆,在父亲的画室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大大的画室在毕加索的眼里就仿佛自己的房间一样,唯一的缺点是太脏,到处都是颜料。3岁的时候,西班牙曾发生过大地震,导致这座在15-16世纪有“海上强国”之称的城市迅速地陷入了危机中。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奈父亲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为别人画画挣钱。

毕加索从小就和父亲一起体验创作的乐趣,也常常站在父亲的深厚,看着父亲用五颜六色颜料在画布上随意涂画,眼神里不满了惊奇。刚回走路的时候,毕加索总是趁父亲不在的时候偷偷抚摸父亲的画笔。毕加索的母亲曾经就回忆到,毕加索第一次会的发音是“匹兹”,总是叫个不停。而在西班牙语中,匹兹是铅笔的缩写。当时父母就感叹他与画笔的缘分。事实上,也正是父亲的画笔,给毕加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毕加索
毕加索

19世纪中叶起,马拉加市就已经成为在全西班牙仅次于马德里和巴塞罗那的第三个美术中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绘画学派,创始人是一个有着比利时血统的画家卡洛斯·德海斯,在西班牙美术史上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西班牙现代风景画的鼻祖,是第一个提出“从自然中来”的口号的人。唐·若塞的画风也深受卡洛斯·德海斯的影响,以一种轻柔的笔法来勾勒出大自然的美,并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表现森林、鸟和花草等。

父亲的很多画作都是在毕加索的观摩下完成的,给毕加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年以后都一直难忘。父亲很喜欢画格子,一生画过很多,给毕加索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一幅巨大的油画,上面是一个大鸽笼。每每回忆起这幅画作,眼里都会闪出激动的光芒,他总是说,“里面有成百成千成万的鸽子。那些鸽子都关在笼子里——那个巨大的笼子。”这种脑子里的错觉一直留在毕加索的脑海中。后人再看到这幅画时,证实了该笼子里只有9只格子。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毕加索也非常喜欢鸽子,后来的作品《和平鸽》也名扬天下。

童年的毕加索极为惹人喜爱,一头淡红色的头发,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闪着聪明的光辉。但是唯一的缺点是,毕加索从小就不喜欢学校,家里一直都很头疼。后来因为学校环境差,又去到了全市最好的学校,但是每次老师检查毕加索的作业本,总是看不到作品,只有各种各样的画。而在所有的科目中,他最爱不喜欢的是数学,那些枯燥的数字让他厌烦。不过,最终他还是喜欢上这些符号。因为他用自己独特的额回话眼光发现了符号中的奥秘,他将0看作是眼睛,鼻子是6,还有嘴巴、耳朵、眉毛等都可以看成数字,这样一来,终于不再讨厌。

不过,成绩不行,其绘画天赋却是从小就显露出来了,还用绘画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又一次,他用画笔画了一个螺旋状的无题,表示他想吃一种西班牙小吃;还有一次,他花了一幅阿拉伯风格的图画,并对父亲说这是一块甜蛋糕。学习时,他总是坐不住,但是一到画画的时候,他却能安静地坐几个小时也不会厌烦。同时他也很善于观察,记忆力非常好。哪怕是几十年以后,也能回忆起父亲原画里的内容,并能模仿着画出来。

父亲对毕加索的绘画之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品。唐·若塞的画技平平,创作也不多,却是个出色的画家,在教育孩子上非常成功。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8岁时的第一幅作品《马背上的斗牛士》,充分显示了在绘画上的天分。少年时的毕加索就在绘画上有了很多的创新和突破,并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模式和绘画各具。其作品并不如父亲那般呆板,相反了,凸显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例如其在1893年时创作的一个涂了黄色的粉红色小房子,户外是白色的光线,天空上飘着阴云,画面栩栩如生,色彩明快。而这个时期的毕加索作品更多的是凸显老人和穷人的作品,画中处处流露着真情实感,这也说明毕加索从很小就同情贫苦人民,其在拉科鲁尼亚的创作也是他美术生涯的开始。在这里,其创作风格也初见雏形。之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毕加索离家远行,去到全国最有名的美术学府——马德里圣斐尔南多美术学院深造。

1900年,毕加索来到西欧的艺术中心——巴黎,第二年就举办了个人画展,从此也进入以他盛行爱好的蓝色为主题的“蓝色时期”,并与后来到巴黎定居,成为法国现代画派的代表,其作品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绘画,还有版画、雕塑、陶器等等,直至其92岁逝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艺术创作。

猜你喜欢:毕加索:百变画风皆由情人们主导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