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一种表达方式,表达者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如果表达者宣称自己是“艺术家”,宣称自己的表达是“艺术作品”,并在艺术传播渠道(如艺术空间和艺术媒体)里展示,这时他的表达就可能被受众视为艺术作品。如果他所要表达的生存体验和文化认知获得受众的认同,而且他的表达方式被受众认为是准确、到位的,他所宣称的“艺术家”身份和“艺术作品”,就可能获得确认或进一步的赞赏、推崇。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理念,这种话语的提出,一方面是想取消艺术与生活的差别;另一方面,也与降低艺术表达方式的技术难度是直接相关的。最初,杜尚等达达派艺术家的方式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行为等放入艺术情境中,让它们成为“艺术作品”。这里,主要是智慧的观念而不是技术难度让艺术家能够充当“点石成金”者。这也是装置、行为在日后盛行的观念铺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视像、声音等的生产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普及。这时,“人人都是艺术家”不仅在观念上可行,在技术上也越来越实现了。在当下,精彩的视像、声音、文字等被大量的“非艺术家”们生产出来,其中体现出的多元视角和观点,越来越充分、顺畅的体现出各种不同身份、职业的人们的智慧。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是积极的、乐观的;从“职业艺术家”的角度看,则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冲击和尴尬——“人人都是艺术家”,意味着“职业艺术家”和“非艺术家”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要成为佼佼者的难度越来越高。
面对这种冲击,“职业艺术家”们为了拉大自己与“非艺术家”们的差异度,会有不同选择:
1、选择具有较高技术难度的艺术表达方式,如昂贵的工具、材料,或返回到具有手工技术难度的传统艺术表达方式上。
2、提高自己体验的敏锐度、思考的深刻度和创造性。第一种选择,是“挟技自重”,但如果抛开技术、材料的传统优势后并无特别触动人之处,这种挟技自重其实是一种回避。有些艺术家把它表述为“我热爱绘画、雕塑……胜过热爱艺术”。以“不可复制性”作为提升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是艺术市场中一直沿袭至今的,强调“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在面对市场时也往往按这种古老的方式来操作。但从艺术对人的体验、思维等的启发来说,第二种选择才是更有价值的,也是更纯粹的。这时,从事的是否是“艺术”或“纯艺术”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原来从事“纯艺术”的人走向了各种形态的实用艺术;或者,他们走向了和其它“非艺术”领域、学科的结合中;或者,索性彻底放弃了作为既有概念、形态、领域的“艺术”。当然,这对“艺术家”的能力是更大的考验:除了“艺术”,你还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