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媒体关注

曾巩《局事帖》2.07亿元成交刷新个人拍卖纪录

编审:chris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5日 点击数:

5月15日晚,中国嘉德2016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共推出45件拍品。其中,曾经在2009年刷新当时中国书法作品拍卖纪录的曾巩《局事帖》以1.3亿元起拍,1.8亿元落槌,最终以2.07亿元成交,创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据悉,此件拍品由华谊兄弟传媒董事长、藏家王中军竞得。

《局事帖》

  曾巩 《局事帖》,水墨纸本,29×39.5cm

  在中国文学史上,曾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但其手墨却难得一见,就连稍晚于他的朱熹在50年间才一见真迹。不难想象,这件仅有124字的《局事帖》确实称得上是“一字千金”。

  曾巩,字子固,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生于江西南丰的一个官宦之家,在元丰六年(1083)因病离世。曾巩在青年时曾两次落第,但却有幸拜于欧阳修门下,并备受其赏识。在欧阳修的指导下,曾巩名倾一时,甚至达到“妇人孺子皆能道其姓名”的程度。直到嘉佑二年(1057),39岁的曾巩考中进士,次年被任命为太平州(安徽)司法参军。嘉祐五年,曾巩经欧阳修保举返京,后于熙宁二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自请外放,出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此后的曾巩屡经迁移,最终于元丰三年(1080)赴任知州沧州时,才在途经开封之际被神宗召见而留判三班院,从此结束了12年的宦游生涯。

  据尹光华的考证,《局事帖》正是书于元丰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可知此帖真实地反映了曾巩内心的感受。此时的他已经62岁,对于心中“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越来越迫切,而这时又要移知沧州,因此《局事帖》中曾巩那种急于改变现状的焦灼心态就不难理解了。那么,这样一封真情流露的信札究竟是寄给谁的呢?《局事帖》末行中的受信人被称为:“运勾奉议无党乡贤”。“运勾”“奉议”是曾巩同乡无党的官职,不过这个官职在古代很小,仅居八品。但在《局事帖》中曾巩却对此人表现出感激之情,而在信发出不到一个月,神宗就接见了曾巩并大为赏识。那这又是为何?据信中称,《局事帖》是二人在三年间的第一次通信,而凭无党的官职也不可能帮曾巩办调职回京的事,故无党可能是为曾巩传递了一个事有转机的消息。而对于将第7次迁移的曾巩来说,听到这样的消息自然会倍感欣慰。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其诗文受到许多名家的推崇。《局事帖》仅有124字(包括上款、日期),但叙事不少且内蕴丰富,文字一波三折却又干净利落,例如从起首的平静致意,至自述近况后的沉郁苍凉,再至远离时的急迫,最后又归于理性地表达感谢,这种叙事方式与曾巩晚年的文风如出一辙。由此可见,《局事帖》能作为曾巩的一篇佚文而收录在余冠英、周振甫、启功等前辈主编的《唐宋八大家全集》中,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在了解了曾巩书写《局事贴》的缘由后,再来看看曾巩的书法艺术。曾巩一生勤于学问,不可能在书法上用力太多。但他却是个金石碑拓收藏家,曾收藏拓片有500张之多,虽主要作为研究历史所用,但却能将古拓书法融于胸中。《局事帖》的字形修长,笔画劲挺,明显带有欧字及钟绍京小楷的格局与笔意,这与曾巩对书法的要求相合。不过曾巩的诗文流传不少,但其墨书却难得一见,就连他的推崇者朱熹在50年间才得以一见真迹,故《局事帖》的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那么,《局事帖》又是如何流传至今,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据考证,这件书札的收藏者包括何良俊、项元汴、安仪周、王芑孙、曾燠、费念慈、许源来、张珩、张文魁等人。明代何良俊是一个好读书藏书的学者,收集了不少宋人书札,其中就包括《局事帖》。在何良俊之后,其收藏的20余件宋人书札都归项元汴所有,至清代早期全部到了安仪周手中。不过在安仪周身后,他的藏品大多被乾隆收入内府,而《局事帖》则在此前由安家散出。之后,此帖被王芑孙收得,但不久就为曾燠家族所有。清末《局事帖》又曾入费念慈之手,费氏是晚清著名金石学家,久居苏州,可见《局事帖》正流传于江南一带。直至民国,《局事帖》入藏许姬传、许源来兄弟的“天泉阁”,并归于鉴赏家张葱玉。不过后因其经济发生巨变,《局事帖》被上海实业家张文魁所得。由于张文魁定居海外,《局事帖》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进行拍卖,并由此名闻天下。在2009年11月22日,《局事帖》再次现身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并以高达1.0864亿元成交,刷新了当时中国书法作品的拍卖纪录。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