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媒体关注

折腾的秘诀——晨晓的艺术人生(一)

编审:HY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8日 点击数: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短暂,机会难得,能不能过得有滋有味、笑逐颜开,全靠折腾!要活得开心、有趣,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折腾。每个人仅有一次生命机会,活得淋漓潇洒,活得快乐够本儿才是生命的意义。想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不断折腾再折腾!在未知的世界中寻找无限的可能。

在杭州奥体中心一个1500平方米充满彩色涂鸦和天马行空想象力的“折腾哲学”艺术工作室里,有一位特别会搞事的艺术家晨晓,正展现他的独特艺术人生。当他坐在画布前用右脑激情涂抹时,左脑中也在不断酝酿新的“搞事”点子,这是一位热衷于“折腾”的艺术狂人,他喜欢折腾的生活,享受折腾带来的色彩人生。

那么,“折腾”是什么?对于晨晓而言,折腾不仅仅是一个行为,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不断探索的精神,是对未发生的生活持续好奇,直白一点:就是不断地“搞事”,只有不断地“搞事”,才能发生跌宕起伏的故事,那才叫快乐的人生。对于艺术家晨晓来说,折腾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艺术态度。他相信,生命的活力来自于持续变化和不断折腾。越折腾的人生,才越有趣,只有勇敢折腾,才能让人生更加多姿多彩,才能谱写出属于自己快乐生活的艺术传奇。

“折腾”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冒险游戏,他总是以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即使面对暂时的失败,他也毫不气馁,因为他对自己的信念充满自信。他始终在寻找新的挑战和刺激。他常常在工作室里冥想着搞事,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没事找事。翻开艺术家晨晓的发展史,发现他每十年都会一次大“折腾”,大“折腾”中又有许多不断变化的小“折腾”,永无止境,没完没了。

他的“折腾”,是跳跃式的超前观念,用平常人的眼光看上去都是不靠谱的事,认为牛吹得大。一般人认为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的事,但经他一“折腾”都成事了,原来问题在于我们和艺术家晨晓维度不一样。

所以,那些爱折腾的人,一定是非常坚定自我的。“我不算一个苦行僧式的艺术家,我愿意把艺术和生活都揉在一起,让它们互相发生作用”,正是:艺术就是玩,是一种快乐生活方式。艺术创造力和灵感,一切来源于快乐的行动之中,来自于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在玩的过程中被发现。

人家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晨晓说:生命在于“折腾”。

更有意思的是,晨晓“折腾”能力极强,一旦有了灵感,拒绝拖延和犹豫,马上就能够下决心开始“折腾”。

他给自己的画展定调为“有趣的折腾”,策划成好玩的艺术事件,搞成雅俗共赏大众艺术,和紧跟时代思考“跨界艺术展”或公共艺术活动。

他出版的画册名字也取得太绝了《晨晓绘画的色彩意淫》这个名字也是够“折腾”的,官方出版社难免惊出一身冷汗。

有人嘲笑晨晓所做的都是“瞎折腾”,这“瞎折腾”与成功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爱“折腾”的人往往思维更加活跃,对生活有着更高的向往,看似“瞎折腾”,但里面深藏着他自己的行事逻辑和精神。

我想他的这个“折腾”是在自己能驾驭的理性拿捏下的拓展与开发,在没有成功之前的“折腾”,其实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反观艺术家晨晓就会发现内涵和有趣的事,这个喜欢“折腾”的人,只要决心一下,一定会达成所愿,得到快乐生活的其中乐趣和意义。

其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是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去折腾,一事无成的人,总是抱怨生活和命运对他们的不公。许多人贪图安逸,每天一样的生活,是会感觉安稳,但最终一事无成,那只能叫活着,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那就另当别论。

“折腾并快乐”这句话说明在“折腾”过程中享受到了快乐,这也是晨晓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折腾”最大魅力所在。

一个人能“折腾”,要看个人能量有多少,能量越大,“折腾”起来就越大,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找到了节点,那么就一下子就成事了。

这就是艺术家晨晓“折腾”式的生活方式!真正能够定义他生命的意义。他不按常理“折腾”的展览形式和跨界艺术行为,又独立行走于学院派和当代艺术的夹缝中,把艺术当成人生游戏,推翻了严肃艺术的观点,让他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上卓然独立。

正是:人生似梦,生活如游戏,艺术加生活达到至高境界是能“折腾”,其实艺术家晨晓就是一种永远处在玩笑人生中的逸品。

细说晨晓的大“折腾”和小“折腾”

 

 

2013年,艺术家晨晓在深居新西兰26年之后第一次回到了祖国,一个不小心“折腾”到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还竟然把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忽悠”到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出席画展开幕式,从图片上看到,晨晓站在画展门口迎候新西兰总理,总理一路小跑过来握手,展现了对这位艺术家的高度尊重,生怕怠慢了新西兰这个“小”地方的“大”画家,这在咱们国人看来显然是颠倒了位置。

艺术家晨晓旅居海外26年,怀着家国意识义无反顾返回祖国,告别在新西兰优越舒适的高品质生活,告别豪宅、豪车和大量喜爱他的西方粉丝们及收藏家们,奔向他魂魄所依的祖国。

2018年作为国家A类人才引进,在国家最高艺术学府担任院职,但为了支援家乡的教育事业,回到家乡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担任院长。在学院,七天工作包括晚上,一日三餐吃在学院食堂,住在学院里的招待所宾馆,在教室改装工作室内创作和工作而不亦乐乎,说是这才是最接地气的事情。他常常自我嘲讽:我是国家供给制干部:没车、没房、没户口、没医保、没退休金的五保户。

周边的朋友亲戚百思不解,放弃如此优越生活和社会地位,26年来在西方社会建立的丰富人脉关系,怎么可能回归祖国从头开始呢?大家都为此惋惜不已,这“折腾”损失太大了,一般人可承受不了。

作为常规来讲,艺术家晨晓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么高级别的展览都举办了,将会延续到各省市美术馆继续举办画展,然而,晨晓并不满足于在高端艺术场馆展出。他反其道而行,不希望画展在美术馆举办,偏偏到各个城市人头攒动的商业中心、购物中心举办画展,这个会“折腾”的艺术家偏偏不听专家学者们“有失身份”的善意忠告。而是深度领会了毛泽东主席的“艺术为人民服务”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精神高举主席大旗,将“折腾”进行到底。

除了画展之外,晨晓把“色彩·城市·空间·美女·心灵·自然”全都打包整合在一起,他把他的色彩作品做成了服装、围巾等各种衍生品,他带着120个美女穿戴晨晓色彩符号的丝绸服饰,游走于全国各城市商业中心,在商业中心的公共空间举办行为艺术,以幽默、搞笑、滑稽、诙谐、调侃的行为艺术形式贯穿于公众之中,和城市人群实时互动、情感交流,营造出人与人、人与公共空间轻松自在欢快的氛围,用这种美女们的行为艺术“折腾”方式,成功地将艺术带入了公众视野,与公众产生了深度互动。

他有一次在奥克兰画廊举办画展,把这个画展搞成了“笑声”行为艺术。当人们走进了晨晓的画展开幕式,进入视野是一片欢快的色彩世界,随着艺术家晨晓的疯人疯语,人们也为之疯狂,仿佛进入了这色彩世界的意念之中,带来的是一阵阵轻松愉悦的笑容狂欢,随着艺术家对作品解说,结束语后总是潜意识地加上“哈哈”之笑声,在“哈哈”之声有节奏感地重复中,让人们忘怀而欢笑,随后各种各样的笑声此起彼伏连成了一片,笑声经久不息像是美妙的音符,和这画廊里的色彩作品交相辉映。

一笑多十年,处在平淡生活中的人们,在这样一个严肃画廊压抑空间里随着色彩的环境改变能发出如此天真自然的笑声,这就是作品的“色彩精神疗法”潜在地在发力了。观众不知不觉地加入这欢笑行为,将人们引入快乐的互动,天人合一,让人们忘却现实的烦恼,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共同沉醉于艺术家所虚拟色彩空间的欢笑行为之中, 这种与众不同的折腾方式,展示了晨晓在西方社会最高文化艺术精神领域把“折腾”玩到了极致,所以说他的艺术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深受中西大众喜爱。

咱们国人在西方人交往,都带有一种潜在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理,在面对面交流中总是都带着严肃和羞涩的面部表情,而艺术家晨晓根本没有此隔阂,如鱼得水一般,在西方社会里把艺术和生活、中西文化玩得“蹦溜”。

你听说了吗?杭州亚运会不止有激烈的体育竞赛,还有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杭州亚运会特邀艺术家晨晓带着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的1000名小学生,在亚运会的举办地——杭州奥体中心,“折腾”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跟着晨晓叔叔画亚运”行为艺术活动。

这可不是一般的涂鸦,而是孩子们心中亚运会的绚烂绽放!想象一下,1000个充满想象力的小脑袋,配上晨晓叔叔的专业引导,整个奥体中心瞬间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创意画板,让孩子们沉浸在色彩的世界里,感受着艺术的无穷魅力,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行为艺术的深度体验,让孩子们在涂鸦中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不得不说艺术家晨晓带着孩子们玩“折腾”是一场终生难忘的艺术体验。

 

晨晓的折腾哲学强调,艺术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标。不断地“折腾”这才是晨晓“快乐生活美学”的精髓,在此动力下,体现出作为艺术家对人类的奉献精神,对国家、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才是艺术家晨晓所追求的最高精神“乐”点。

人活着不单单只应该活着,而是要活出不一样的人生,就这样,艺术家晨晓和他的“折腾”故事将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发生着,因为他相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做出怎样的折腾,都能取得乐趣,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折腾”才是快乐生活最乐趣的秘诀!

晨晓

中国好色彩代表

新西兰华裔艺术家

国家高端人才引进(A类)唯一华裔艺术家

以他命名的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坐落在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2012年-2023年作为国宾连续11年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会。

2019年当选为十三届全国政协海外特邀委员,作为海外华人代表列席北京两会

中国代表性作品,为杭州凤起路地铁站创作的:混合材料装置艺术壁画《一池荷叶》16米x3米,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地铁站壁画”。

2013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画展时,作为新西兰国家级的艺术家,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亲临北京出席画展开幕式。

2021年应杭州亚运会组委会邀请,为杭州奥体中心贵宾厅、杭州亚运会博物馆、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杭州奥体实验小学、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专门创作《新富春山居图》各类表现形式的系列作品

晨晓绘画风格:

个性鲜明的色彩、无可比性的语言、表现主义的特点、中国文人画精神、极具意味的审美形式、独特的原创性风格。

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家和环保主义者,为了绿色中国这一理念,用大众所接受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各个城市举办旋风式的巡回画展,旨在于推动自然的保护和唤起大众环保意识,同时倡导快乐生活美学,希望提升大众的美育教育。

 

END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