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艺术家网 >> 文化新闻 >> 艺术教育

唐僧“取经地”800年后复课 建那烂陀大学

编审:佚名 来源:中国画家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4日 点击数:
求学的另一位“唐僧”义净,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则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寺高三层,每层高一丈多,用砖制造。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寺中有三座图书馆,最大的一座图书馆有9层楼高。每天,那烂陀寺有100多个讲坛同时开讲,学术氛围十分浓厚。由此可以想见那烂陀何以令玄奘心心念念向往之。

  和《西游记》不同的是,玄奘来到那烂陀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时已经逾百高龄的“校长”戒贤法师收他为亲传弟子,亲自教授他《瑜伽论》。玄奘勤学好问,每天认真研读经书,“外语”也很优秀,梵文说得比当地人还好。在那烂陀寺,玄奘和多名学者切磋辩论。据《慈恩传》记载,当时寺内能讲二十部经书的有一千人,三十部的五百人,五十部的只有十人,其中包括玄奘法师。也就是说,玄奘的水平,在当时的那烂陀寺几千名资深学者之中,位列前十名。因为成绩优异,玄奘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升任那烂陀寺副主讲;那烂陀寺还给他配备了“专车”,出门可以享受乘坐大象的待遇。王邦维说,“在那烂陀寺的岁月,可以说是玄奘一生中最精彩、最风光的时光。”

  除了玄奘,还有其他外国人来到那烂陀寺求学。王邦维对此说,“印度人对此非常骄傲,因为这比欧洲最古老的大学都要早多了。”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投稿/约稿/咨询:4008626001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艺术家网的价值判断。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