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蒙娜丽莎》
在中外美术史上,能被后人认识和崇敬的大艺术家,都是因其创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伟大作品,并流传了下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名家。否则,没有名作的“名家”,可能徒得暂时虚名而哗众取宠一下,但终究要被历史所抛弃。
当我们提起历史上的大画家时,首先映入脑海里的就是这位画家的作品。比如,说起达·芬奇,首先浮现的就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说起委拉斯开兹,就有《教皇伊诺森西奥十世》;说起德拉克洛瓦,就有《自由领导人民》。还有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格尔尼卡》,等等。中国的如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北宋范宽的《谿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以及清初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等,都是因为这些不朽名作的存在和代代相传,才让人们记住了创作者璀璨的名字。
所以,只有名作的产生,才会树立作者“名家”的声誉。换言之,只有伟大的作品,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
什么样的画才能称得上是名画名作呢?我认为,作品首先要体现艺术的创造性,也就是画家创新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其次就是艺术的时代性,作品必须体现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或情感诉求;最后,名画名作的形成,还须有广泛的社会流传和认知基础。不朽的绘画名作,其影响是可以穿越信仰、种族和时空的;其表达的内涵又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历代名作虽然诞生的时间不同,但是她们同样可以得到各个时代人们的共鸣。
我们应该承认,某些近现代中国绘画由于创作者缺乏发自内心的“创新、变化、多元和包容”的现代艺术理念,长期以来自身创造力不足。而在向西方艺术的借鉴学习方面,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也只是停留在一种风格化的表面模仿阶段。艺术的现代精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虽然它可能会消解传统艺术的既定形态,但在今天的艺术创造中,一旦缺少现代精神,那么缺少名作的诞生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