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山西吕梁弥足珍贵的地方戏曲——临县道情

[日期:2008年05月06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临县道情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它是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歌舞、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音乐和剧目两大部分组成。它的音乐比较古老,基本由五声音阶组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伴奏乐器颇具特色,有粗犷、豪放、低沉的芦苇秆制作的八眼开孔管子,有音色悦耳的水水牗小钗钗牘,唱腔丰富,有着“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的特征,衬字虚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没唱词的缺陷,唱来明快热烈,巧夺天工。剧目丰富、古老,贴近人民群众。 
  临县道情是吕梁地区惟一的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被群众誉为“吕梁山上一枝花”。主要盛行于地处吕梁山区的临县,分布于方山、离石、柳林及陕北佳县、米脂、吴堡等地。

  临县道情起源于道教文化,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蓝关腔”牗也叫“终南调”或“耍孩儿”牘“皂罗袍”等吸收临县地域的民歌及周边地区其它剧种的优秀成分发展而来。在元末雏形已成,明末清初已具规模,清中已极为兴盛。

  临县道情的唱腔、曲牌,是由起于唐代的道教音乐,吸收临县民歌、其它剧种牗极少量牘的优秀成分形成的。至今保持着唐代时期道情的两个主曲牌《皂罗袍》和《蓝关腔》,完整的原汁原味的由道情“一经”时期的两种诗赞曲联体形成的《蓝关腔》牗即终南调牘是它的主要唱腔,而且至今保持着只用“五声音阶”的唱法,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临县道情的音乐是古老的。临县道情的特色乐器有:渔鼓、简板、水水、管子及高、低胡呼。临县道情的乐队建制是“文八仙”和“武八仙”十六人组成。这种音乐元素、特色乐器、乐队建制是其它道情或剧种所没有的。由这些乐器奏出来的以“庙堂音乐”中的“诱音”牗笙、箫、笛、管牘为主的音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有着浓厚的中国庙堂古典音乐的味道,有着浓郁的晋西地方风味。这种音乐是临县道情独有的音乐。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与道教发源地终南山所在的陕西省只有一河相隔,与传说中的道教发源地北武当山仅距30多里地,故从汉唐到宋元,这里一直是道教最兴盛的区域,传道方式自然也得“终南”风气之先;加之流经秦晋大峡谷的黄河和以黄河为轴心的无数陆上交通要道所起的勾连作用,使这片土地一度成为我国内陆省份中最具开放性的地域之一。

  临县道情从教职人员怀抱渔鼓,手摇简板,一路云游,一路“走唱”“坐唱”,到设置角色,扮演故事,其发展衍变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与传播区域各具风采的民间艺术以及新生的其它表演艺术的交融互渗。在它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包容性、开放性是其最显著的审美特征,也是这一艺术奇葩获得强大生命的关键所在。

  临县道情兼具北道情的清扬激越和南道情的温柔蕴藉之美。该剧种表演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须生的表演则以稳健的坐唱为主的特点使其艺术风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鼓荡着强劲的生命活力。如果我们将临县道情的音乐唱腔与别地的道情音乐唱腔作比,就不难发现,临县道情的唱腔曲调要相对丰富得多。其中来自道教音乐的传承大抵相同,差别主要表现与临县道情对民间艺术及其它姐妹艺术各种营养的广泛吸纳上,于是,一些“老腔老调”发生了自然而然的变异,一些新的曲调自然而然产生了,正如老艺人们所说: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头有调调。其多姿多彩的风韵略见一般。临县道情的这一审美特征是她永葆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证。

  传统的因素,我国许多戏曲演唱都有衬字虚腔淹没唱词,观众“只知唱得好,不知唱什么”,而临县道情却没有这一问题。如:以临县道情七字调牗大起大落牘、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便是巧妙应用衬字虚腔的典型范例。它的特点是:突出唱词,将衬字集中用在了填补虚腔,例如它将该唱段第一句唱词“太阳出来满山红”,演唱时处理为“太阳———出来咳呦嗬哎咳哎咳哎咳咳咳———满山红哎哎咳哎咳依呀,虽然衬字不少,但由于集中用于填补虚腔,既不影响唱词,又以明快热烈的衬字抒发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演唱效果,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地。这也是临县道情雅俗共赏、魅力永驻的原因之一。

  早在百多年前,临县道情上演剧目就由神仙故事趋向了世俗生活,由此导致了道情的“非道”化倾向。从临县道情现在有案可稽的传统剧目中,我们发现,早期剧目中最有影响者莫过于《经堂会》《卖道袍》《祈子》《三度林英》《张良撒家》《盘道》等,多为宣扬道家离世高蹈之作;从上世纪初以来,上述剧目虽然仍有演出,但真正受观众欢迎的却是《李大闹店》《张连卖布》《打樱桃》《唤妹子》《扯凤裙》《合凤裙》《挂画》《戏凤》等。这些剧目世俗化倾向明显,所体现的生存价值观念已由过去的“天上飞”,变为现在的“地上走”。新时期以来,临县道情的剧目选择更以反映农民的现实生存境况为自觉的追求,先后排演过《菜园配》《圪权湾》《山村母亲》等剧,并获多次表彰奖励。这种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艺术创作趋向,也是这一剧种永葆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