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戏曲艺术带来了繁荣局面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来文化的冲击,戏曲这种典型的传统艺术到了80年代末期的确出现了一种危机局面。戏曲危机的表现,一方面是观众对于戏曲艺术情感的淡化,另一方面是戏曲编创队伍的萧条。80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国人在工作之余可选择的娱乐项目已非从前任何时代所敢想。从电影到电视,从迪斯科、霹雳舞到流行歌曲,从旅游到各种电子游戏,从酒吧、咖啡馆到各种刺激性的娱乐场所,从一般民众的娱乐消费到思想界沸沸扬扬、应接不暇的时兴思潮,没有一样不对戏曲这种传统艺术的生存造成威胁。戏曲在热闹的80年代末期倍受冷落。尤其是青年一代,更是把"戏曲"这个词当成遥远的回忆或陌生的话题。在编创界,戏曲编剧改行写小说者有之,投奔电影、电视麾下者有之;戏曲演员纷纷弃台,或改唱流行歌曲,或拼命挤进银幕、荧屏;剧场更是因演出日少,无票房收入而改放电影、增设舞厅,甚至干脆租给商家当作市场。戏曲艺术昔日的称雄与在80年代末期遭遇的冷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得戏曲界人士惊呼戏曲出现了"危机"。在危机四起的声音中,主要有两种调子,一是积极的应战声调,二是消极的消亡声调。前者从理论上为戏曲艺术寻找存身的依据,宣讲戏曲艺术的个性和魅力,又从实践上进行探索,在一片革新声中对戏曲进行改造。后者默认时代的选择,不认为从封建时代走过来的戏曲艺术还有再度辉煌的机会,甚至为戏曲在现代的消亡寻找理论根据,宣扬戏曲具有不可挽回的死亡命运,在一种高姿态中为戏曲艺术唱起挽歌。对于戏曲命运的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但从人们对于戏曲的主流态度来看,进入90年代后,随着整个国际政治局面的改变,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文化的多极格局也呈现出来。中国人的心态似乎平静了许多,一种寻找民族自信心,探求民族文化魅力的思想,已经成为世纪末的主题。戏曲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以"振兴京剧"为主力的戏曲振兴热潮悄然兴起,而且其自身的魅力在国人平静的心态中也重新显现出来。在大城市里,戏曲已步入高雅文化行列,受到知识界人士的青睐,不少大学开设了戏曲课程,普通市民也随之改变了对戏曲的看法,剧院再度响起热闹的锣鼓声。在农村,戏曲或为节日庙会呐喊助威,或在农闲季节演出,其生存环境正在恢复,创作演出日趋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