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许多曲家,其生平事迹往往湮没不彰;其生卒年,在清人的戏曲书录中,也常常失载。而检索近人编纂的一些戏曲专著和工具书,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华书局,1996年)、《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相关的记载又或语焉不详,或略见舛误。近来笔者检读别集、碑传、方志,陆续获得一些清代曲家的资料,现就石庞等七位曲家的疑年,略作考述如次。
石庞
石庞,字天外,号晦村,安徽太湖人。幼颖悟,善学。稍长,即能文,工诗词,兼长篆刻书画。尝撰《雪赋》、《春赋》,皆回文,一时以为惊才绝艳。善曲,作有传奇《因缘梦》、《后西厢》、《壶中天》、《无因种》、《诗囊恨》、《薄命缘》六种,今均佚。另有诗文集《天外谈初集》三卷、《晦村初集》四卷,有清康熙刻本。
石庞之生卒年,未见有记载者。近年出版的大型专科工具书《中国曲学大辞典》“石庞条”也只是说“约康熙中前后在世”。检《天外谈初集》卷二,《因缘梦填词自序》、《壶中天填词自序》、《无因种填词自序》、《诗囊恨填词自序》、《薄命缘填词自序》、《后西厢填词自序》六序的末尾均署明作此文的时间与年龄。如《后西厢填词自序》末署”时年辛未,予年二十有二,四月初记”。此”辛未”为康熙三十年(1691),往上推算,石庞当生于康熙九年(1670)。同书卷一有《狂风赋》,内有语云:”四月二十三日,予生辰日也。”根据这一自述,石庞出生的月日也可以坐实。
另外,《天外谈初集》卷一《游春赋》文后有程惜庵所作的评语,中云:”癸亥春,予与诸友同天外游郊原,时予年十一,天外年十四”。此”癸亥”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据此也可推知其生年。
卒年则未详,待考。
徐善
徐善,字敬可,号谷,又号冷然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其祖父徐必达,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任溧水知县、吏部考功郎中、光禄丞,官至兵部右侍郎。父徐世淳,明崇祯间举人,任随州知州,张献忠破城,被杀。徐善能诗善曲,诗律严整。散曲今存小令一套,即《朝天子•送融谷宰来宾》,附见朱彝尊《叶儿乐府》。
徐善的生卒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国曲学大辞典》均作”1634~1693,未详所出。
检《碑传集》卷一百二十五,有丁子复所作的《徐处士善传》,记其生平事迹颇详,中云:处士讳善,明赠太仆卿徐公世淳季子。太仆死节随州,时处士年仅十一。又三年明亡,里中数被兵,日在奔窜中。处士既丁家国之变,故俭德韬晦,益发愤著书,成一家言。顾其悲从中来,形影相吊,常觉此生之多。家日益落,竹床木榻,所著书,虽炊烟告绝,不顾也。晚作《冷然子传》以自言其概。卒年六十,门人私谥为孝靖先生。
据此,可知徐善父死时,善年仅十一岁,而《明史》卷二百九十二徐世淳传云:徐世淳,字中明。(崇祯)十三年冬,历随州知州。明年(十四年)三月,张献忠自襄阳来犯,世淳寝食南城谯楼,晓夜固守,告急于巡抚宋一鹤。一鹤遣兵来援,为监司守承天者邀去。守月余,援尽力绝,贼急攻南城,而潜兵堕北城以入。世淳命子肇梁霾印廨后,勒马巷战,矢贯颐,耳鼻横断,坠马,乱刃斫死。
可见徐世淳死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时徐善既为十一岁,逆计之,当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卒年六十,应逝世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
陈轼
陈轼,字静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喜风雅,擅诗文,工词曲,其友人黄周星尝在《道山堂集序》中说:”余有诗,静机亦有诗;余有文,静机亦有文;余有填词,静机亦有填词;余有传奇、杂剧,静机亦有传奇、杂剧。”然今仅知其作传奇《续牡丹亭》(一名《续还魂》)一种,有抄本存世,见《西谛善本戏曲目录》。
其诗文集为《道山堂集》,《四库全书》列入《存目》,今存清康熙刻本。
关于陈轼的生卒年,《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中国曲学大辞典》,皆云”不详”。检《道山堂前集》,卷首有黄周星所作的序,文中云:往庚辰南宫之役,余同籍士二三百人,而八闽乃居四十。时静机裒然为英妙之冠,盖其齿才二十四耳,余时亦将及三旬。
此”庚辰”为明崇祯十三年(1640),据此上推,陈轼当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
《道山堂后集》卷首载有黎士弘《道山堂集序》一文,据此,其卒年亦可考知:三山陈静机先生殁数月,令子宗伯兄弟汇集先生遗稿若干卷,将次第授刻。谓余托交于先生也素,当一言卷末。先生高文秀德,为闽中硕果,一旦云亡,仅此数行,不致风流顿尽,其生人感叹何穷乎、壬辰,(余)从周公元亮游,得交莲峰郭公、孔硕林公及静机先生。昨戊辰,吊座主榕园邵夫子之丧,重来同人修举社事,检点旧籍,止静机先生一人在耳、今先生又往矣。六十年间,浑如弹指,何待令威千年化鹤归来,始有城郭人民之感哉、残年望八,应诸公子之请,自幸得序先生遗稿,仍悔不早数月序先生,使先生一见之,其发无涯之叹,当不知更何如也。康熙甲戌十月长汀年家同学弟黎士弘顿首拜识。
味其语意,序作于陈轼殁后数月,以此知陈轼应卒于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或稍前。
谢元淮
谢元淮,宇钧绪,号默卿,一作墨卿,湖北松滋人。诸生。嘉庆初,随父入京师,冠岁入仕,任巡检。
道光十四年(1834)任赣榆知县,改无锡,寻迁淮南监掣同知。咸丰三年(1853),授广西桂平梧郁盐法道。工诗词,尤善散曲,为吴同午称许。有《养默山房诗稿》、《诗余》、《散曲》、《碎金词谱》、《碎金词韵》、《填词浅说》等行世。
谢元淮之生卒年,未见著录。《中国曲学大辞典》只云”清乾隆后期至咸丰年间在世”。检《养默山房诗稿》卷三,有《立秋日述怀》,诗云:西风陨黄叶,秋气使人悲。饮酒不成醉,怅然有所思。伊昔岁壬戌,记年十九时。读书虽未竟,志趣颇自奇。
此”壬戌”为嘉庆七年(1802),据此逆推之,可知谢元淮当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同书卷六又有《三十贱辰述怀六十首》,作于癸酉年(嘉庆十八年,1813),也可据之推知其生年。
陈于鼎
陈于鼎,字尔新,号实庵,又号南山逸史,江苏宜兴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随削职家居。弘光时官左春坊左庶子,掌翰林院事。清兵下江南,随钱谦益等人迎降,北上授弘文馆编修,不久因事革职南还,寓居镇江。顺治十六年己亥(1659),郑成功军入镇江,陈于鼎积极主张撤守迎明师,并写信给亲友,招其同谒成功。事后,以“从逆罪”被清廷处死。陈于鼎出身世家,工诗文,精音律,著有戏曲十种,邹式金编印《杂剧新编》,收录其杂剧五种:《半臂寒》、《长公妹》、《中郎女》、《京兆眉》、《翠钿缘》。
《中国曲学大辞典》以”陈于鼎”出目,然只言其为”明末清初人”,其余皆付阙如。其实,徐的《小腆纪传》卷六十三有其小传,另外,顾予咸也撰有《翰林院左春坊左庶子陈公墓表》,载柳诒徵所编的《里乘》第一辑,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出版。陈于鼎的生年,可从《墓表》等文献记载中推知:先生讳于鼎,崇祯戊辰进士,官翰林院左春坊左庶子掌院事。父一教,万历辛丑进士,官参政。
陈于泰,崇祯辛未进士,对策第一,官修撰。先生乡、会中皆先于兄,尤为父母所笃爱。太翁提学广东,先生年才十一,阅一省童子试艺,弃取井井。廿一岁以《春秋》魁于乡,著有《麟旨定》行世,海内春秋家以为指南,至今宗之。壬戌下第,馆于下庄史氏,平陵大姓也。
而《增修宜兴县旧志》卷七《选举志•举人》载:天启元年辛酉(1621),”陈于鼎,乡魁,戊辰进士”。其中举时既为二十一岁,逆推之,其生年当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郑成功北伐失败后,清廷大兴”通海案”,陈于鼎被人检举入狱,解京处决。《墓表》载:呜呼,悲夫、南徐己亥之祸何其酷也。狡狯生端,网罗绅士,有司不察,概以逆闻。其时被祸者衣冠之族八十三家,实庵先生侨于江上,几不免。及归里门,仍为怨家所陷,死于长安之市。溽暑,无收之者,故奴李彦夜窃出购其元,纫之,载而南,葬于穷山人迹罕至之处。
《小腆纪传》卷六十三亦载:己亥,朱成功取瓜镇,围江宁,于鼎手书招戚友同谒成功。怨家告之,逮系诏狱。苦喧阗不成寐,浼提牢诣狱中僻地居之。辛丑正月,我圣祖仁皇帝登极,大赦,狱囚尽出。于鼎以地僻酣梦不闻传诏声,独留未出。刑部特疏请以交通海寇,命即日处决。
据此,陈于鼎的卒年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
陈贞禧
陈贞禧,字寿先,江苏宜兴人,著名诗人陈维崧的嫡堂叔,与堂兄贞贻同为当时戏曲名家。著有《梅花梦》传奇,《今乐考证》、《曲考》、《重订曲海总目》、《曲录》均著录,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云:”清道、咸间,陈森、张道、汪莼庵皆有《梅花梦》传奇,但目同事异。弹词亦编有《梅花梦》,系据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合传》本事而成。此剧本事未详,佚。”陈贞禧死于清初的江南抗战。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卷八《忠义》载:蒋永汝,字成之,少娴骑射。顺治乙酉(1645)七月,中书卢象观起兵张渚,聘为先锋,与丁丕选字用之俱死于邑之北门。诸生朱邦彦,字士美,中流矢死。荫生陈贞禧,字寿先;诸生吴国士,字森于;储启祚,字振裘,俱不屈死。
据此,陈贞禧的卒年可以坐实,即1645年。生年俟考。
宋敬舆
宋敬舆,宇辕生,号冠云主人、冠云词客,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清顺治十三年(1656),北游入太学为国子生,不久即南归,不复以功名为事。敬舆出身世家,然能折节读书,与诸弟宋征舆、宋征璧俱以诗文词名噪当时,吴伟业称其诗”古风则排宕而壮往,近体则妍丽而清切,绰然有大家之风”(《宋辕生诗序》)。又好声伎,精音律,间作小词,授侍者歌之,皆中音节。平时常与宾客弹棋饮酒、听新声以为乐。家僮数人,皆能度南北九宫。著有《周美成杂剧》,今已佚。另有散曲七套,存,见《棣萼香词》。
《中国曲学大辞典》以”宋辕生”出目,然未载其生卒年,只云”清顺治前后在世”。检宋征舆《林屋文稿》,卷十有《亡兄太学生辕生府君墓志铭》,此文于各种碑传文集均未收录,然却是关于宋敬舆生平事迹的重要文献,内云:我伯氏讳敬舆,字辕生,府君生于天命丁巳六月十六日,卒于顺治己亥六月二十三日,享年仅四十有三。
据此,宋敬舆的生卒年可以坐实,即1617-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