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越剧男女合演与男女混演

[日期:2008年05月11日] 来源:中国艺术家网  作者:chris [字体: ]

  1963年,"左"风刮进文艺界,上海市的主要领导人又提出"大写十三年",戏曲界掀起大演现代戏的热潮,批评越剧演才子佳人戏是"挖社会主义墙脚"。上海越剧界是年起尽演现代戏,古装戏几乎绝迹舞台。上海越剧院为了演出现代戏的需要,从1964年起,将实验剧团的男演员,分出一部分到一团、二团两个女子越剧团,去搞男女合演,让一、二团的范瑞娟、徐玉兰、张桂凤等女小生和女老生扮演女角,与男演员们合作演出现代剧,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为止。期间,傅全香、张桂凤与张国华、刘觉、方国泰等主演了《江姐》,吴小楼、金采风、陆锦花与史济华、沈嘉麟合作主演了《迎新曲》,王文娟与方国泰等主演了《女飞行员》,徐玉兰、钱妙花与杨同时、凌冲祺合作主演了《平凡的岗位》,袁雪芬、张桂凤与张国华、刘觉合作演出了《火椰村》等。这个时期,男演员成了应时而"红"的"抢手货"被同仁谑称为"男宝贝"。
  1960年秋,上海越剧院学馆成立,招收了30多名小学毕业的男生,作为男演员来培养。在1962年国家困难时期,半数男演员被淘汰,只留下19名男生继续学戏。在大演现代戏的形势下,1965年夏,学馆又招收了23名初中毕业的男生来培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越剧遭受摧残,60届的男生学艺6 年,但未有献身舞台实践的机会。65届的男生学艺不满1年,自然成了牺牲品。60年代培养的男演员最终未能成为越剧男女合演的有生力量。
  1974年,上海越剧团开办了越剧演员训练班(文化大革命后改称"上海越剧院学馆"),招了44名小学生(其中男生28名,女生16名),由于招生和学习前期均处文化大革命期间,前3年教学的都是移植的"样板戏"和现代戏。后3年因为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才给学员补上传统基础课,学演了《梁祝》、《西厢记》、《追鱼》、《红楼梦》等越剧优秀剧目。
  70年代末,经过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文艺事业开始复苏。上海越剧院首先排演了男女合演的现代剧《祥林嫂》并把其搬上银幕。为了发展越剧男女合演,上海越剧院一团成为男女合演团,主要男演员有刘觉、史济华、张国华等,主要女演员有吕瑞英、金采风等。

  1980年,上海越剧院74届学员毕业,成立三团,也实行男女合演(曾一度有过男女合演与女子越剧表演并存的局面)。主要男演员有赵志刚、许杰、张承好等。
  80年代初,新建立的静安、卢湾两家区属越剧团,虽以演女子越剧为主,但也从社会上吸收了少量男演员,在演出现代戏中实行男女合演。如卢湾越剧团在 1981年演出的新编大型现代剧《相思曲》,完全是男女合演。但区剧团的男女合演为时不久,即告结束,男演员全部改行转业。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前期,上海越剧院大力扶植男女合演,排演了《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等重大题材现代剧,为开拓越剧表演路子作了探索。《三月春潮》以周恩来为主角,描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作为建国30周年调演剧目进京展演,受到首都文艺界好评,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忠魂曲》获得上海市文化局创作演出奖。《鲁迅在广州》获得上海市首届戏剧节剧本奖、作曲奖、演奏奖、造型奖。刘觉(扮演鲁迅)获表演奖,受到文艺界极高的评价。除排演现代剧外,还排演了《凄凉辽宫月》、《桃李梅》、《汉文皇后》等古装剧。三团青年男演员赵志刚于80年代初期脱颖而出,成为后起之秀,拥有观众之多,在男演员中可谓史无前例。
  1985年,上海越剧院机构调整,男女合演的一团撤消,剩下赵志刚为主的男女合演三团。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三团排演了多出男女合演的古装剧和现代剧。其中1986年由许杰主演的《第十二夜》(根据莎士比亚的喜剧改编)参加上海市第三届戏剧节获得优秀演出奖,在是年首届中国莎剧节演出,亦获好评;1989年由赵志刚主演的古装历史故事剧《血染深宫》,获上海市文化艺术节优秀成果奖,在同年举办的中国艺术节华东片演出,受到好评。1994年,由赵志刚主演的《王子复仇记》(根据莎士比亚的悲剧改编),参加'94上海国际莎剧节演出,得到专家和舆论的赞赏。赵志刚除获得白玉兰奖外,还在全市性的青年会演中和电台、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和地区性的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多次摘冠,并于1992年获中国唱片公司的"金唱片奖"。许杰也在全市青年会演和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过奖。此外中年男演员史济华获得了首届"白玉兰奖",张国华也曾获得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1984~1985)中年演员奖。
  但自80年代中期开始,越剧也随着整个戏曲的不景气而滑坡,也给越剧男女合演带来困难,加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不少青年男演员改行他去,大部分中年男演员下岗退休,越剧男女合演,面临人才短缺,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
  近年来,从上海戏曲学校越剧班吸收了几位男演员,同时也从外省市引进了男演员,并在2001年的《早春二月》(男女合演版)中,许杰、张伟忠(特邀)、徐标新的表演获得观众的好评和认可。但与越剧男女合演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工作要做,任务也很艰巨。这不仅需要越剧界的努力,越剧男演员们的努力,还要有观众的理解和支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越剧男女合演事业推向前进。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上一篇: 越剧流派艺术:徐派
下一篇: 越剧名称由来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