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錫杰先生的作品,洋溢者一片濃厚的風格色彩,不論是他黑白攝影時期的月世界、野柳等台灣風景,諸多讓人記憶深刻的人物特寫,以市井小民為主題的人文關懷作品,乃至以淨寂澄明的心關照大地萬物,在行旅過程中,用鏡頭所記錄下的「心象」風景等等,都充滿著耐人尋味的思考。在他抽象並且簡潔的畫面中,攝影跳脫了單純影像紀錄的本質,變身成為具有永恆意義的藝術。
柯錫杰先生,一九二九年生,台南市人,為國內知名的前輩攝影家,自幼喜好文學、音樂、繪畫的他,自十九歲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機之後,便全心投入在攝影藝術的追求中,至今五十多年的時間,不曾改變過堅持。
32歲自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畢業回國後,柯錫杰無論在商業廣告或專題攝影的表現上,都將台灣視覺影像的力量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例如他黑白攝影時期的台灣風景,人物特寫如少壯期的雕刻家楊英風、舞蹈家黃忠良、指揮家郭美貞、台灣第一位裸體模特兒林絲緞等,在他的鏡頭下,都重新地被塑造出個人的魅力特質;人文關懷的作品,像是路邊乞討的「盲母」、安平漁港的「老漁夫」,都在當時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腦海,感動了社會大眾,使攝影被肯定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始終浸淫在影像的世界中,始終不停歇的創作,為了追求心目中絕對完美的攝影境界,1967年柯錫杰拋下了在台灣努力經營的豐碩成果與盛名,冒險奔向世界藝術之都-紐約。在此柯錫杰見識了商業時尚攝影的激烈競爭,同時也接受了世界一流的時尚攝影的專業訓練,使他的攝影技巧、眼力的敏銳度都達到了頂峰,成為七0年代,少數在紐約商業廣告攝影界展露鋒芒的亞裔攝影家之一。
1979年柯錫杰做了一項在他生命當中影響鉅大的的決定,他再度拋下既有成就,結束工作室,只帶了一部相機、兩個鏡頭,告別紐約,飛往荷蘭,買下一部舊車,展開他重新擁抱世界、無心似有心的返璞歸真之旅-北非、南歐、希臘、義大利、中國西北……。這段日子,他隨處為家,隨興而拍,以淨極澄明之心觀照大地萬物,風景被他的鏡頭框成超乎現實、失掉環境和時間夢幻般的景色,簡陋的屋牆、鮮明的陽光、濃厚的陰影,這些一般人不屑多加駐足的熟悉景象,卻被柯錫杰的攝影如繪畫般重新組合,凝聚出柯錫杰式的「心象」風景,如「等待維納斯」、「樹與牆」、「行」、「曲牆」等後來被東西方都加以肯定的傑作,陸續在此時產生,這不但是柯錫杰個人攝影生涯上最大的突破,也為他的國際攝影地位奠下了基礎。
去國十二年後,八0年代初,他首次返國展出這批以生命旅程所精煉出的作品,再度為台灣的攝影藝術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不但改變了國內大眾對攝影藝術的認識,也啟發了許多從事攝影創作者的觀念,並造就了多位現今優秀的中生代攝影家,影響極為深遠。
1994年世界知名的紐約漢默畫廊(HAMMER GALLERY.)舉辦了柯錫杰的攝影展,這是該藝廊自成立七十年以來首度展出攝影作品,也肯定了柯錫杰多年來以「轉染法」所表現的彩色攝影精緻細膩的高度品質,同時也增加了攝影藝術作品的收藏價值,1996年紐約長島的Lizan-Top藝廊邀請柯錫杰與國際知名攝影家Burt Glinn,Ernst Hass,Pete Turner,Barbara Wrubel 等五位以『彩色攝影大師』為名共同展出,2000年英國「佳士得」(Christie's)拍賣公司在台灣區首次舉行的攝影作品拍賣會中,柯錫杰的代表作「等待維納斯」以該項目最高價成交售出,又再度在台灣締造了攝影的一項新紀錄。2000年11月,國內重要的藝術成就指標吳三連獎基金會頒發了該獎項的藝術類攝影獎給柯錫杰,以表達對其攝影藝術的肯定與推崇。
柯錫杰曾在1963年被藝評家、同時也是他恩師的顧獻樑先生譽為「最勇敢、最努力向新時代、新方向邁進的一位少壯攝影藝術家」。在他藝術生涯的每個轉捩點,每次都以生命的血淚作為賭注,換來忠實和完美的藝術創作。
以七十多歲的高齡,仍舊活耀於攝影藝術的創作領域中。在回歸台灣故土之後,柯錫杰先生除了持續創作,更同時以積極的態度推廣攝影藝術交流,期望能夠因此提升整體的藝術素養並培養攝影人才,「我這一生得之於攝影的,實在太多,我希望能回饋給『攝影』。」對他來說,攝影是一輩子的事。
柯錫杰先生作品中所蘊含的深厚東方哲理與人性溫暖,不僅停格為一幀幀的畫面,同時更是他積極面對世界的態度。
主題:埃及暮色
說明:三天的時間,我一直徘徊在Giza金字塔的附近,我看著它,而它也以人類歷史遺跡中神秘的智慧俯看著我,人面獅身更是耀眼的展現了金黃色澤,我們都靜靜的相對著。天空昇起了孤星,我仰頭看去,感覺到悠悠宇宙一次、一剎那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