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收藏甲江南 苏州顾氏“过云楼”往事记略

[日期:2009年01月02日]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仲和 樊宁 [字体: ]
 

    过云楼

    苏州社会上曾流传的“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虽不免言过其实,但也反映了过云楼在当时的社会影响。

    过云楼,是苏州的一座海内外知名度颇高的私家藏画藏书楼,修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略早于怡园的落成。自清末至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以前,依托过云楼的收藏以及怡园这一活动场地,在苏州展开了一系列以书画为中心内容的文化活动,为促进苏州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紫珊,晚号艮庵。清元和人,道光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湖北汉阳府、武昌盐法道、浙江宁绍台道,词坛名家,编著《过云楼书画记》《集词楹联》《眉绿楼诗》《眉绿楼词》,这些书均有刻本,苏州市图书馆有藏。

    关于过云楼及怡园建造的经过,顾文彬曾留下这样的文字:

    庚申之乱(按:指太平天国运动),铁瓶巷房屋无恙,尚书里止隔一街,房屋烬毁,余在任时(按:顾文彬时任浙江宁绍台道),开拓住宅东首两落,其一改造“过云楼”,上下两层。前一进平屋三间,即“艮庵”也。南院中购得戴氏废园湖石甚多,择其佳者五峰,环列如屏(按: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岳起方寸”,意味方寸之地包罗五岳景致)。余石尚多,嘱承儿(按:即其第三子顾承)购得尚书巷废地,垒石为山,坎地为池,初念不过一丘一壑而已,继而渐拓渐变,又购得杨家、曹家数园之石以实之,比余归田,功已及半,于是尽得巷中废池,先构义庄祠堂数十楹,余地尽归于园,园归于庄产,余与承儿互相斟酌,添造亭台,广搜树石,名为怡园。

    其实,顾文彬关于造园的最早构思还不是“一丘一壑”,只是“竹篱茅舍”而已,后来在亲友们的怂恿下,逐步扩大,才建成了这样一座园林。所以,在怡园进门处,曾特意布置了一排竹篱、一间茅屋、一丛翠竹,还饲养了一对孔雀,便是纪念造园初衷的,这成为苏州各园林中独特一景。

    光绪元年(1875),顾文彬告病辞官,回归故里后,就开始在过云楼贮藏大量的古代法书名画、版本书籍。就这样,有过云楼的收藏和怡园这样的活动场所,更兼地处市中心,主人好客,过云楼及怡园很自然地成为当时苏州文化人士的活动中心,诗会、画会、曲会、琴会都在这里举行,而书画活动最为活跃。

    顾氏的收藏在顾文彬的父辈时就已经开始,但这些藏品许多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太平天国战事以后,不少私家藏品流散在社会上,就像许多私家园林毁于战火后,大量湖石待价出售一样。顾氏购得湖石而建成了怡园,书画藏品也很快丰富起来,因此决定修建过云楼。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