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到底值几个亿

[日期:2010年11月11日]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或为千年前的宋临本

    流传至今的王羲之书帖大都由书法名家“临”或“摹”而成。“临”是看着真迹临写;“摹”是把纸蒙在真迹上用淡墨细线勾出轮廓再加以填墨,也叫“双勾填墨”或“响拓”。而在存世作品中,唐摹本最为接近王羲之书法原貌。

    唐太宗李世民是王羲之作品的痴迷者。他遍求天下王羲之书迹,“智取”《兰亭序》并将其带进坟墓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此外,唐太宗还命令内廷供奉摹写书法高手赵模、韩道政等人,摹写王羲之书法。

    公元697年,宰相王方庆献出他十代祖王羲之、九代祖王献之等王家一门28人的墨迹珍本十卷给武则天。在唐太宗搜罗尽王氏法帖之后,武则天能得到这十卷书法真品,虽然喜出望外,却没有将其“霸占”。她命宫中擅长临摹的人用双勾填墨法复制摹本之后,又把原件加以装裱,重新赐还给王家,并嘱咐王方庆和他的后代子孙好好守护祖先的手迹。

    王方庆和他的子孙并没有能够信守承诺,这些真迹早已不复存在。而收在内府的十卷摹本历经朝代变更,火灾劫难,到清末只剩下一卷,保留了王羲之的《姨母帖》、王徽之的《新月帖》、王荟的《疖肿帖》、王献之的《廿九帖》、王志的《一日无申帖》等书帖,目前被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称为《万岁通天帖》。

    草书《平安帖》却是绢本,这在古摹王羲之的帖子中是很少见的。在金运昌看来,唐人以“双钩廓填”法摹帖多用纸本,他们是在认真地作学术意义上的“拷贝件”,所以往往连原作上的破损痕迹也忠实勾出。薄麻纸,特别是经过烫蜡处理过的“硬黄纸”,透明性好,便于进行这样的勾摹。绢的透明性较差,无法精细勾摹,只适合临写,然后再以勾描的方法进行一些修正。“对于草书《平安帖》的材质,徐邦达已经确认是宋绢,此帖的性质,严格说应叫宋临本。宋代创作这件作品的人,不用纸摹而用绢临,主要是想通过材质的高贵让人相信这是王羲之的真迹,造就一件可以乱真的‘文物复制品’,”金运昌说,“当然,这并不贬损《平安帖》的价值。千年古物,不管当年的摹制动机如何,其传承右军书道的功能,对于今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虽然是上千年前的临摹,以绢为材料却有着独有的优势。尹光华说,用“硬黄纸”摹了之后墨进不去,多次装裱之后墨就越来越淡,而写在绢上的字,墨直接渗到绢里去了,虽然历经千年传承,墨还是很好。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