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名门
追寻陆秀競的成长足迹,我们可以发现,他今日的艺术成就和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年逾花甲的陆秀競出生在绍兴,长在杭州,祖父和父亲粗通书画。由于受家庭文化的熏陶,陆秀競从小就喜欢画画。在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时,他就是学校美术队队长。具有百年历史的杭州高级中学是一所名人辈出的学校,不但涌现出鲁迅、朱自清、金庸、郁达夫、马叙伦、沈钧儒、徐匡迪等社会名流贤达,还培育过李叔同、沈尹默、潘天寿、丰子恺、张宗祥、华君武等书画大家。陆秀競的美术老师赖一匡先生,就是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弟子。赖老师经常带学生外出写生画画,使陆秀競较早接触到黄宾虹等书画大师的山水笔法,极大地启蒙了他今后的进一步学习。
1962年,陆秀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科。当时,他们一个班级只有5个人。第一年给他们授课的是新中国山水画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顾坤伯先生;到二年级时,授教于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期间,潘天寿、吴茀之、陆维钊等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作的书画大师,也经常给他们开设讲座,指点习作。这些艺术大师不仅创作水平高,而且授课也非常认真,常常亲自挥毫,现场作画,使他有机会耳濡目染大师们的创作技巧。老师们教书育人,更注重人品、 画品和人格、画格修养的教育,使学生懂得如何不断提高人格的艺术境界和各方面的修养。这所以兼容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的我国第一所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给陆秀競的绘画才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名美术评论家郑竹三先生在《大美山水--顾坤伯先生及其传人艺术研究》一文中写道:"陆秀競在中国美术学院读一年级的时候,在顾坤伯先生指导下临习的一幅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至今还震撼着我。那分块分峻,那层峦叠嶂,那宏伟神俊,那伟大与渺小,那傲骨与巍峨,堂堂正正俨然一派中华正气。我想陆氏而今美术的大气与深厚、承前与创造,乃是情笃于《溪山行旅图》而图写浙派之厚重。"
陆秀競的同班同学,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俞建华回忆说:"陆秀競的作品有一种芳鲜之气。由于他的笔性可塑性很强,无论是顾坤伯先生还是陆俨少先生的画法,都能很快适应和运用。不过,原先的功底,使他对顾坤伯画法的体认更加深入,而墨气的氤氲始终是他的挥写特色。"
学生时代的记忆是美好的。尽管西子湖畔的校园人事,给陆秀競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也深深地影响着他日后的创作生涯,但他还是怀藏毕业证书,恋恋不舍地离开校园,走向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
当家名院
离开中国美术学院后,陆秀競先是被分配到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后为了照顾家庭,调到萧山文化馆工作。不久,他的创作才华和领导能力就凸现出来,很快被提拔为馆长。在萧山文化馆工作的那些日子,陆秀競既是领导,要承担繁琐的行政事务;又是专业人员,要负责指导群众美术工作,工作十分繁忙,但他始终不忘坚持创作。
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来临,陆秀競的艺术创作也迎来了花开烂漫的春天。20世纪80年代,陆秀競的画作陆续在各地发表展出,如年画《海涂春秋》、《楼阁大观》、《中华五岳》;组画《 西湖诗画》、《 江河湖海》等作品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后深受好评和嘉奖。
那是一个人才十分稀缺的年代,陆秀競的艺术才华和领导能力很快获得更高层面领导的关注。时任西泠书画院院长沙孟海等书画大师极力向有关部门举荐,几经周折,最后通过有关浙江省领导的协调,才把陆秀競调到西泠书画院主持书画研究工作。坐落在西子湖畔、孤山脚下的西泠书画院,是名闻遐迩的国家级书画院,曾汇聚了沙孟海、朱屺瞻、王个簃、陆俨少、陆抑飞、吴山明等大批近现代书画名家。在西泠书画院,陆秀競一方面努力工作,组织画家写生、展览,开展学术研讨,深入基层慰问,操持书画院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不断学习创作,借助书画院从全国广泛吸纳人才,含弘广大的学术资源中,进一步向大师和同行学习。由于怀有把美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互动并重的取向,他自身的学术品格和创作水准得以快速提升。
在20世纪90年代,陆秀競的国画作品《东海渔村》在第一届全国山水画展上获得铜奖。后来,他曾经有过一次创新艺术之旅的大西北之行,深入甘肃、新疆等地写生。大西北的寥廓、苍茫和深沉,使他的视野跳出了原先的格局,从宏观的、适度抽象的角度去观照那片陌生的土地,产生了追求形式美的冲动,以感悟式的经营理念去丰富传统绘画的表现能力,他创作的作品已由形见意,更多地转为以意造形,追求形意互为造化所成就的象中大气,气中大象,使山水形象更富有一种出自然的现代美。探索过程中,陆秀競十分注重吸收西方艺术构成和色彩的运用,使他那种审美情趣的指向与现代艺术境界互为化融,使得画面形成强烈的现代视觉效果,为中国画的现代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的作品《黄土高坡》、《雪域圣寺》、《石窟寺胜景》等相继在《美术》、《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在他从大西北之行带回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拥有一颗极其年轻和创新的心,看到了他在攀登艺术巅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陆秀競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