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孜孜不倦培育国际艺术版图上的中国牌

[日期:2014年01月0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2007年12月22日,“巨蛋”揭开面纱,国家大剧院开门迎客。到北京,登长城、逛故宫、看鸟巢、看大剧院,成为中国新时尚。看过鸟巢与大剧院的人会知道,鸟巢适合远看,大剧院需要近观,因为大剧院耐看。中国人民几十年来对国家大剧院的向往迅速成就了大剧院的上座率,但最终成就大剧院形象的不只是上座率,是“大剧院制作”。

女人怀胎十月,方能孕育娇儿;大剧院运营4个月,就推出了歌剧《图兰朵》。有些不可思议。那是典型的大制作,但不是铺张浪费的大制作;是讲究,不是奢靡;是大手笔,“戏”贯中西。2008年,中国式“图兰朵”在国家大剧院最宏阔的歌剧院亮相,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到2013年10月,大剧院版《图兰朵》已经演到第八轮,仍好评如潮,今后,随着大剧院高清歌剧电影的录制和发行,大剧院版“图兰朵”又将往四面八方播撒茉莉芬芳。

是谁种下了“大剧院制作”这颗梦想的种子?

院长陈平在国家大剧院运营之初就鲜明指出:“国家大剧院不是剧场,必须超越剧院形态,成为集演出经营、剧目制作、艺术普及教育、艺术交流、殿堂经营和创意产品开发于一身的多元化、多功能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

6年之后梦想已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并且铺就了一条通向高雅艺术理想的通途。这是随意的冒险吗,是盲目的自信吗,是任性的作为吗?当然不是。

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做些什么?陈平带领大剧院人埋头思考,执著前行。结论不容置疑:它首先应该是海纳百川的开放平台,还应该是有能力独立制作、出品代表国家水准精品剧目的生产重地。这是国家大剧院立志建设主流文化、发挥文化引擎作用的自我要求决定的,也是要代表中国到世界“打艺术联赛”的决心使然。还有,要想拥有与世界知名剧院均等的话语权,国家大剧院必须拥有自己的作品。

定位就是这样准确,行动就是那样神速!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如同无形的鞭子,鞭策着大剧院人;先进的硬件设备像擎天大柱,支撑着大剧院人;南来北往的艺术家,像热心的好汉助推着大剧院人,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干更待何时?大剧院人甩开膀子,投入了热火朝天的艺术生产热潮,那情形,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南泥湾:开荒种地,出手不凡。

但,为什么首先是歌剧?很多人不解。因为,除了早年的《兄妹开荒》、后来的《白毛女》以及再后来的《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国人对其他歌剧依旧较为陌生。对于西洋歌剧,大多数人也仅了解为数不多的几部,比如《卡门》、《图兰朵》、《托斯卡》,还在不大的圈子里。国家大剧院为什么要选择歌剧?因为大剧院歌剧院需要歌剧,因为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考验一个剧院乃至一个民族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平的试金石。纵观世界各国的老牌剧院,代表其艺术高度的都是歌剧作品。另一方面,作为舞台表演艺术里面最综合、最庞大、最复杂、制作难度最大的一个艺术门类,歌剧确实像调个头都很难的大船,但大剧院人不想让歌剧在中国大地上搁浅,国家大剧院就是要激活歌剧这艘巨轮,就是要把巨轮推向江河湖海,就是要一肩挑起歌剧制作大旗,担当起建设一流剧院、培养专业人才、传承并发展歌剧的重任。

尽管一旁小有不解,但大剧院人仍坚持实践。实践证明,大剧院以歌剧为龙头,走上剧目制作这条路,相当明智。高质量的歌剧制作,不仅迅速提升了大剧院制作整体水平,还使得大剧院得以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剧院行列,用世界艺术语言传播民族文化精髓。还有更加要紧的,即使全世界的一流院团都忙得团团转,顾不上到中国国家大剧院转转,国家大剧院也能以自制精品剧目填满大小剧场,满足人民对艺术不间断的需要。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夜晚,歌剧院内《卡门》唱响《斗牛士之歌》,戏剧场内《王府井》讴歌民族气节,紧张排练中的小剧场话剧《玩偶之家》将道尽冷暖情长。国家大剧院的艺术之夜就是这样璀璨,大剧院人的艺术之梦就是这样香甜。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