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背景:

孜孜不倦培育国际艺术版图上的中国牌

[日期:2014年01月0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如果说国家大剧院是一眼深井,那么“大剧院制作”是源头活水;如果说大剧院人是不知疲倦的艺术守望者,那么“大剧院制作”则是它的星辰。作为当下世界上最为活跃的艺术生产机构之一,大剧院通过自主艺术创作,不仅增强了自身活力,还将“大剧院制作”打造成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据大剧院2013年上半年统计数据表明,在大剧院上演的售票率最高的9部歌剧中,前7部是大剧院制作的歌剧;售票率最高的前4部话剧中,有3部系大剧院自制话剧。艺术家以参演“大剧院制作”为荣,观众以观看“大剧院制作”为乐。“大剧院制作总能带给人惊喜。”不少观众成为大剧院的“粉丝”。

英国《歌剧》杂志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有国家大剧院这座神奇的剧院,仅仅几年时间,它已经成为中国歌剧创作的有力机构,歌剧在中国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6年来,国家大剧院通过“大剧院制作”凝聚并推进了艺术繁荣与发展的中国力量。大剧院通过剧目的积累、生产水平的提高、中国特色专业制作体系的建立,以及本土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回流,产生了巨大的联动效应,带动了国内艺术创作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在此过程中,一批批常年扎根海外的华人歌唱家踊跃回国,“回家唱歌剧”成为一股热潮。“这些年,我开始听到很多艺术机构在谈论国家大剧院。作为一名中国人,回到中国唱歌剧,实在是太幸福了,大剧院的团队很专业,在这里演出很舒服。”歌唱家和慧一再表示。与此同时,大剧院制作团队进一步壮大,作曲家印青、郭文景、金湘,剧作家刘恒、邹静之、黄维若,导演陈薪伊、廖向红,指挥家吕嘉、张国勇、李心草等一批国内一线艺术家,以大剧院为集散地,不断地为中国表演艺术添砖加瓦。

“大剧院制作”正能量势不可挡

从歌剧《图兰朵》到《赵氏孤儿》,从京剧《赤壁》到话剧《王府井》,6年来,随着艺术航母扬帆出海的步伐日益坚定有序,“大剧院制作”也日益受到国际艺坛的瞩目。《赤壁》欧洲巡演时,观众的掌声一浪盖过一浪,大幕重启5次,演员不停地鞠躬谢幕。饰演小乔的李胜素激动地说:“我演了30多年戏,这样火爆的谢幕场面还是头一次遇到!”话剧《王府井》今年赴中国台湾巡演,台湾少数民族观众王妈妈看完后表示:“我没有去过北京,但这部戏太感人了,几乎每一幕我都会流泪,北京的王府井就像台北的西门町,不仅是地名,更是一代代居民的集体记忆。”目前,国家大剧院已赴1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巡演。

6年来,国家大剧院通过艺术反哺观众,带动艺术创作和演出市场进入良性循环。为了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艺术、走近艺术、爱上艺术,国家大剧院在剧目制作中按照“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原则逐步展开。在歌剧方面,先从意大利歌剧开始,再到德奥歌剧,而后再做俄罗斯歌剧,通过循序渐进的演出安排,逐步培养观众兴趣。为了降低欣赏艺术的门槛,大剧院按照“保本微利、确保公益”的原则制定票价,严控自制剧目成本,院藏剧目更是在常演常新中坚持低票价,吸引观众享受艺术魅力。大剧院还通过“歌剧兴趣培养基地”“歌剧节主题观摩”以及各种艺术普及讲座,培育市场、培养观众。

从输血到造血,从艺术平台到艺术孵化器,6年间,国家大剧院凭借喷薄的艺术活力成为世界表演艺术中心重要一极。未来3年,大剧院还将有《冰山上的来客》、《骆驼祥子》、《长征》、《日出》、《兰花花》等10余部中国原创歌剧问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大剧院将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软实力,持续释放艺术正能量。

注: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艺术家站的立场,也不代表艺术家站的价值判断!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