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5日,大剧院版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首演。当晚,沈洋、黄英、周正中、于冠群、王宏尧等完全华人组艺术家登台,“中国力量”熠熠生辉。“我原来以为学歌剧是单行道,一定要到西方去,现在知道其实该是双行道。国家大剧院这些年来在推动中国歌剧发展上的努力,为新一代歌唱家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一直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发展的华人歌唱家田浩江对此不无感慨。
一院两团助“大剧院制作”进入快车道
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开幕;2009年,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2010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成立。这是什么节奏?这是飞翔的节奏。
这又是院长陈平的主意。
有没有驻院院团,是检验世界一流剧院的另一块试金石。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一流剧院而言,驻院院团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志。国家大剧院要想成为“百年老店”,必须拥有独立的生产能力。可以说,两团的诞生,是可以载入国家大剧院发展史的标志性转折点,由此开始的院团合一的艺术生产体系,为国家大剧院独立制作剧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今以后,国家大剧院如虎添翼,飞入艺术生产的“快车道”。
每年制作6到8部剧目、演出歌剧近百场、两团专场音乐会数十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和管弦乐团,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劳碌与充实的命运。大家都依稀记得,合唱团才刚刚成立,就遇上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大剧院版驻场演出80余场的重任。《复兴之路》将广场艺术与剧场艺术两相结合的特点把年轻的团员们推向了“云端”……此后,无论是让他们做“魔鬼”,还是要他们做“天使”,他们都具备了一不怕累、二不怕苦的韧性,而他们的声音,自初生之时就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合唱。年轻的管弦乐团团员,是被“国家大剧院”这样的称号诱惑,从柏林、纽约、维也纳等地招募而来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有个性,但需要在“大剧院制作”的旗帜下磨合成一个声音。很少有乐团像他们那样必须胜任多样化的工种——一会儿演歌剧,一会儿演舞剧,一会儿演音乐会。近年来,在首席指挥吕嘉的带领下,管弦乐团更是成长迅速,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不亦乐乎。
总之,两团的建立,是国家大剧院可歌可泣的大动作,它们为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力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大剧院作为一个事业单位,从来没有躺在“事业单位”的席梦思上安睡,这个剧院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总是主动地智慧地采用灵活的管理模式,一边是事业管理的严谨,一边是企业化管理的灵动,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探索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剧院运营管理模式。国家大剧院招牌之下的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更是沿着改革目标,实施企业化运营,遵循市场经济和艺术运营规律,释放出蓬勃张力——全球招聘和国际化管理,令两团迅速凝聚起科学的组织架构和人才梯队,在频繁的业务演出中迅速成长为中国乐坛的生力军。
“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洛林·马泽尔曾如此评价两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很年轻,很有朝气。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我在世界上见过的为数不多的优秀合唱团之一,声音好,又会表演,即使在意大利,这样的合唱团也不多见。”指挥丹尼尔·欧伦在与国家大剧院合作《图兰朵》后曾对两团不吝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