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0年的图书市场就会发现出现很多怪现象,比如“天价书”、“民国教材热”、“烂书榜”层出不穷。这些怪现象有的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但是却在今年愈演愈烈,大有登峰造极之势,这种现象不得不让人深思,这些现象的背后,都与图书“炒作”紧密联系。不管是好书、烂书、老书,信手拈来,加一点佐料和犀利的营销手段,身价倍涨,人们面对高企的书价只能望书兴叹。
天价书泛滥
事件:《贾平凹文集》珍藏版发售,21卷总价2980元
今年8月,郭敬明小说《临界·爵迹》限量版上市,定价268元;9月,韩寒新作《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精装限量版推出,定价988元;10月,陕西人民出版社《贾平凹文集》珍藏版发售,21卷总价2980元。一连3个月,国内书市频出的高价书让读者一次次跌破眼镜。
“书的价值不能等同于纸张加印刷,如果拿来收藏,可能就会具有收藏品的价值。”业内人士冯小姐告诉记者,“现在数字出版的冲击迫使传统出版业必须拓宽经营思路,天价路线成为出版业的一种选择。”
有读者表示,“‘天价书’已经脱离了书的本质,书香被铜臭遮盖了。从前的那些书,价格合理,读者都能购买得起,更重要的是从中能得到一种阅读的快乐。”
烂书也是炒
事件:刘明清评出“烂书榜”
每到年末,都是读书业的最繁忙时期,各种“最优”、“最佳”纷纷出炉,其中,最有轰动效应的是著名出版人、书评人刘明清于12月5日推出了自己评出的“2010年度烂书榜”,郭敬明、唐骏、郎咸平、刘墉等畅销书写手的作品,均被列入其中。而这次“烂书榜”的排名,难免也会有炒作之嫌。人们争睹“烂容”的同时,让出版商乐见银子又进口袋。
这种所谓的“烂书榜”到底意义何在?谁来确定评选标准以及保证其公正性?对此,出版人李松璋表示,“‘烂书榜’每年都有,跟那个美国的‘酸草莓奖’差不多。刘明清的烂书榜是个人化的读书取向,并不能代表读者的观点和看法。”
像刘明清这样的“独立制榜人”不断出现,但似乎只是沦于书评人与学者们一年一度的狂欢与讥讽,而且是个别的,未能从根本上纠正图书出版的不正之风,也尚未形成一种常态的批评。
民国教材走红
事件:网上炒至260元一套
最近,叶圣陶所编、丰子恺插图的《开明国语读本》迅速走红,当当、卓越等网站都已经卖断货。记者在淘宝网上找到了存货,却发现贵得离谱,原价26元每套的图书,售价260元。
叶圣陶编撰的《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共12册,400多篇课文中,约有一半是他的创作。有他的精心设计与写作,又有丰子恺充满童趣的绘图,这套书遂经久不衰,已有40多个印次。这套书5年前再次出版,少人喝彩。如今经过一场炒作,这本书已成为“热销书”。在当今图书市场看到这种“热”,也使人疑虑。
有专家指出,民国教材的走红一方面是它本身的开放性和文学素养引起了社会关注,也是人们对现在的教育和教材不满;另一方面,网上炒高价位,是与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